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6節(1 / 3)

之後契丹元氣大傷,向周國求和。

趙恒嶽帶陶花和鄧宣正前去談和,契丹願意獻出以往吞並的周國土地,再割讓兩座城池,俯首稱臣,此後歲歲進貢。

陶花殺耶律德昌隻是為報父仇,她對契丹草原本身其實是有深厚感情的,那裏有許多她的兒時夥伴,她更是以之為家。大周是她的國,契丹卻是她的家,所以她極力主和。

而周國尚有吳越心腹之患,契丹在北方苦寒之地,周國也不欲傾兵於此,趙恒嶽便答應了和議。

契丹來談和的是蕭照影,她一身縞素。皇帝戰死,太子登基兩日後便駕崩,忽然之間所有的重擔都落到她身上。

陶花問她如今誰是皇帝,她驕傲地指指自己的肚子:“若生為男兒,便是皇帝;生為女兒,我便從宗族中挑一個出來。如今是我太後稱製。”

陶花看她雖連遭變故,卻依然鎮定,是個能擔當得起大事的女子。太後稱製,不過是女皇的別稱而已,陶花看見那些馬背上長大的凶悍契丹將領,在這孤兒寡母的蕭太後麵前卻連大氣也不敢出,不由讚歎。雖然各為其國,卻也一樣惺惺相惜。

周軍大勝回朝。

到燕子河邊,大軍就地駐留一晚。趙恒嶽帶陶花去了觀音廟舊址,兩人回味起逃難時光,此時隻覺溫馨有趣。遠望燕丘山時,趙恒嶽笑道:“要是有一天你被捉了,我也決不會獨活,我就要做那隻飛回來的燕子。”陶花皺眉不喜:“咱們倆都好好的呢,別說這種喪氣話。”他隻好住口。

第二天一早,趙恒嶽率眾將拜祭陶洪錫,奉上耶律德昌的首級。陶花在墓前哭了一場,而後便請出父親兄弟的棺木,打算遷回汴京。

她早脫下紅衣,換上重孝,一路扶棺而行。趙恒嶽此後一直穿素色衣服,眾官員見他如此,自然是誰也不敢造次,整個隊伍便如國喪一般。

他又怕她傷心,日常陪伴在側,一刻也不敢離開。官員們全都知道此事,來稟報事務也再不避諱陶花,人人都知她是此番大破契丹的頭功,大王對她更是敬愛若神明。

隻是這一路之上,陶花一次也沒看到過秦文。她起初有些奇怪,原以為拜祭儀式一定有他。這次他甘受苦肉計,火攻破敵,自然也是頭功一件。她心裏的仇恨也被衝淡了,一路都有些惦念他那些杖傷好了沒有。本想在拜祭儀式上跟父親說明此事,也好讓父親弟弟明白她為何沒有殺了他給陶家報仇,隻是卻一直未看到他。後來陶花就想多半是他自己心裏放不開,所以不敢前來吧。她這一路都扶棺而行,他自然也是要避著的,也就未加疑心。

到了汴京安頓下來,停棺廟中,開始建造陵墓。陶花平日也沒有政務,便專心親自督建。

趙恒嶽封賞群臣,在宮中大宴數日。陶花還帶著孝,就都沒有去。倒是趙恒嶽一有空隙就來陪她,督建陵墓之事也是事必躬親,樣樣都親自過目才覺穩妥。陶花有時笑他象個孝子,他唯唯諾諾,說是應該的。

兩月之後,陵墓完成,棺木入土為安。趙恒嶽帶領群臣拜祭,追封陶洪錫為忠義侯,陶若為忠義將軍,備及哀榮。

到此陶花才脫下孝服,卻已近了武林大會的日期,趕緊又帶著赤龍會和落霞山弟兄前往嵩山。

趙恒嶽本想讓她帶上五千鐵騎隨行,被羅焰勸阻了。

陶花還是照軍隊習慣,命大家在嵩山下紮營,而後按約定之日到得嵩山之上。早就有人傳信上去,她走到半山腰便遠遠看見一眾人等迎下山來。

此次武林《兵器譜》主筆是少林寺主持空悔方丈。他雖是出家人,武功也深不可測,見到陶花卻是毫不見冷淡保守,盛讚她鐵箭無敵,安邦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