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序章(1 / 1)

題記:在川流在我的靈魂裏,有一個華麗而蒼涼的天下。

不息的曆史長河中,各個時期在整個曆史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唐朝曆時二百八十九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長久而又特別重要的朝代,它對之後中國的曆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曆史學者黃仁宇認為,唐朝連同宋朝,是繼秦漢之後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

唐玄宗開元年間,唐朝國力達到了最頂峰,出現了曆史上著名的“開元全盛”景象。“開元初,上勵精理道,鏟革訛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諸國,悉平為郡縣。自開遠門西行,亙地萬餘裏,入河湟之賦稅。左右藏庫,財物山積,不可勝較。四方豐稔,百姓殷富,管戶一千餘萬,米一鬥三四文,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百官各有職守,諸事各有儀程,唐玄宗每日臨朝審斷是非曲直,如同流水一樣順暢。天下大治,海內歌舞升平。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絲綢之路可通往中亞、西亞和南亞;由四川、西藏、雲南可進入南亞;由河北經遼東可到達朝鮮。羊城和泉州則是溝通日本、馬來半島、阿曼灣和波斯灣的兩大港口。亞洲各國的商人、僧侶和學者不斷來到中國學習,當時的長安成了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東亞鄰國,包括新羅、少海國和日本,政治體製、文化等方麵無不受到唐朝的深刻影響。可以說,開元盛世不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國,都是公認的黃金鼎盛的時代。

然而,好景不長。唐玄宗天寶年間,人君德消政易,宰相專權誤國,邊將包藏禍心。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持續達八年之久。唐朝的政治與經濟境況因之而急轉直下,從此一蹶不振。

安史之亂後,地方藩鎮割據,內廷宦官專權,朝中朋黨相爭,邊疆報警不已。唐憲宗重振皇權、削弱藩鎮,出現短暫的“中興”。然而,在紛繁的矛盾中,藩鎮連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權能夠廢立皇帝,強盛的唐帝國沒有能夠再度輝煌起來。自唐懿宗起,“國有九破,民有八苦”的狀況愈演愈烈,民眾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唐朝廷步入了名存實亡的絕境。各地節鎮相互兼並,形成新的瓜分格局。

唐朝末年,局麵日益惡化,以致民變蜂起。公元880年,黃巢率農民起義軍殺入唐朝京師長安,即所謂“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而“黃金甲”過後,長安這個曾經包容萬千的城市,已經變得支離破碎,人心也在惶恐不安中變得遊離。公元884年,黃巢兵敗身死,大業未成。然而,他的“黃金甲”卻引發了一係列的動亂與戰爭,中國陷入曆史上又一次劇烈的社會大動蕩中,各路藩鎮軍閥混戰,暴力決定一切,黑暗不見天日。等到一切重新安定下來的時候,唐朝已步入日落黃昏。

當唐帝國國力鼎盛時,連西方羅馬帝國也無法望其項背。羅馬帝國覆滅後,就再也沒有羅馬。而唐帝國滅亡後,中國還在,後麵還有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這現象無疑值得思考,正如錢穆先生所言:“這是中國曆史最有價值最堪研尋的一個大題目。”

本書並非唐朝的帝王將相史,而是以公元880年黃巢進入長安為引子,選擇相關的人和事,來真實地還原唐朝衰落直至滅亡的曆史。人始終是曆史的主體。本書並非從常見的描述重大曆史事件的視角來直接展示唐王朝的波瀾壯闊和風雲變幻,而是選擇了唐朝末年農民大起義和藩鎮割據混戰作為大背景,選擇了大背景下有代表性和關聯性的人物,以這些曆史人物的命運發展為主線,通過講述在動蕩的局勢下人物的喜與悲,來展示唐朝滅亡的前因後果,從而折射出曆史長河中那些不能湮滅的時代特色。

我的書係《長大後的天空》2,書中的人物不變。仍以辰林,司徒,炎亞汐,嬌嬌為線索。在古老的青海玉樹自治州,唐朝吐蕃和親重建設的文成公主廟引出了穿越秘密……

四人來到了紛爭不斷的晚唐時期,他們將如何在一千年前的時期立足,如何在那裏上演一段傳奇而又淒涼的愛情故事。

跟隨我的鏡頭跟隨本書,帶你走進公元860年—880年的晚唐風雲

曾渝皓

2012年7月6日於四川什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