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節(2 / 3)

故事中關於魯濱孫在荒島上經曆的描寫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把魯濱孫描繪成充滿勞動熱情的人。他憑著自己頑強不息的勞動與大自然作鬥爭,表現出驚人的毅力。魯濱孫一到荒島,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絕望情緒後,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鬥爭,他從擱淺的破船上取走了幾乎所有可以取走的東西。他靠著自己的雙手,靠著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簡單工具,克服無數困難,為自己的生存創造了條件。他又挖鑿山洞,修築柵欄,馴養山羊,種植穀物,製造獨木舟,焙製陶器,加工麵粉,烘烤麵包等,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富裕”。最後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種植園、牧場、兩處住所、許多家具,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包括狗、貓、羊、鸚鵡在內的熱鬧家庭。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費很大的勞力和很長的時間,但他失敗了再幹,從不氣餒。他用近半年的時間造了一隻能坐24人的獨木舟,但要把它放進海裏卻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條小河,他隻好放棄這條船,又用了一年時間另造一隻。這種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實幹精神使魯濱孫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作者借此歌頌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強調了個人的聰明和毅力。

魯濱孫是個勞動者同時又是資產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他幾次出海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到非洲販賣奴隸。他用火槍和《聖經》懾服土人,使“星期五”心甘情願地做了他的忠實奴仆。火槍和《聖經》就是歐洲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人民所慣用的雙重武器。魯濱孫頑強不息地與自然作鬥爭,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占有財富和土地。在島上還沒有其他人出現的時候,魯濱孫就躊躇滿誌地說:“這裏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傳給他的子孫。當島上有了“星期五”的父親和那個西班牙人後,他為自己“像個國王”、“我的百姓完全服從我”而滿心高興。即使回到英國後,他又去“視察”他的“領地”,把島上的土地分租給新去的居民。魯濱孫身上的兩重性,充分體現了作者自身的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

《魯濱孫飄流記》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小說。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作品語言樸素生動,文字明白易懂,雖然藝術上並不十分成熟,但它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小說主人公魯濱孫也因此成為歐洲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

(張子鑫)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第一章

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約克市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我們不是本地人。父親是德國不來梅市人。他移居英國後,先住在赫爾市,經商發家後就收了生意,最後搬到約克市定居,並在那兒娶了我母親。母親娘家姓魯濱孫,是當地的一家名門望族,因而給我取名叫魯濱孫·克羅伊茨內。由於英國人一讀"克羅伊茨內"這個德國姓,發音就走樣,結果大家就叫我們"克羅索",以致連我們自己也這麼叫,這麼寫了。所以,我的朋友們都叫我克羅索。

我有兩個哥哥。大哥是駐佛蘭德的英國步兵團中校。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曾帶領過這支部隊。大哥是在敦刻爾克附近與西班牙人作戰時陣亡的。至於二哥的下落,我至今一無所知,就像我父母對我後來的境況也全然不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