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6章 逍遙宮退出江湖(2 / 2)

對曰:“那麼在常教主眼中,杜嫵芳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常叟說道:“我與杜嫵芳接觸不多,所以不敢輕下結論。但我從逍遙宮‘十二飛鳳’的處事原則來看,作為領導者的杜嫵芳應該不像江湖傳說的那麼邪惡。”

“何以見得?”

“據我所知,‘十二飛鳳’曾在一家客棧扣留過公孫雁大俠白柏安秀士等人,所謂‘雁過留聲,鴻過留影’,如若她們本性殘暴,一個個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的話,現在公孫雁和白柏安他們還有可能留在世上嗎?”

“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江湖傳言,十傳九虛。它可以將一個原本純潔善良的人完全惡化,也可以將一個懷有狼子野心的家夥美化成仙。俗話說,‘愛過方曉情重,醉過才知酒濃。’許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麵就草率定論,我們說話也好,處事也罷,總得有個原則問題,不能亂來,否則就容易變成從門縫裏看人,把人給看扁了。”

“常教主是說我們以偏概全冤枉好人了?”

“杜嫵芳是不是好人隻有真正了解她的人才知道,而她又是不是壞人,‘壞人’二字又當如何下定義呢?是不是說一個人擋在路中央不讓我過去就是壞人,或者說有一個人將我吃的飯搶走了就是壞人呢?”

“這種人當然是壞人了。”

“是嗎?如果這個擋在路中央不讓我過去的人是為了阻止我進村殺人劫貨呢?或者說那個將我吃的飯搶走的人是要把飯送給一些急需糧食解救的人呢?如果單從個人行為來看,這個人確實觸犯了我的權益,我對他有所不滿甚至仇恨也可以理解,但從他的出發點和動機來看,他無疑是個值得稱道的好人。”

“常教主是說當我們不明確杜嫵芳做事動機之前最好不要妄下結論,否則會錯怪好人,是嗎?”

“是的。”

“然而那一樁樁血案是鐵的事實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說耳聽為虛不可信的話,那麼眼見為實還值得質疑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看到的東西深信不疑,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有些時候也有例外。比如秀才遇上兵的故事。秀才原本隻是文弱書生,整天研五經訓六世,張口之乎者也,閉口默念詩經,一心隻求功名,不惹門外之事。有一天他運氣不佳,外出散步之時偏偏遇上一個從戰場上逃命回來的逃兵,於是秀才便與逃兵理論,說他不在前線奮戰殺敵,卻為保小命棄城不顧逃之夭夭。逃兵害怕秀才揭發自己,便打算殺了秀才,以絕後患。試問,這秀才該殺不該殺?”

“秀才本無過,無意搬是非。烽火戲諸侯,為時已晚矣!”

“說得好!逃兵殺秀才,是秀才闖禍在先,逃兵自保在後;而逃兵一旦將秀才殺掉,他必然會被鄉鄰發現,最終也難逃法網。但是如若秀才與逃兵對抗起來,一不小心反過來將逃兵殺死了,這殺人的一幕又恰巧被路過的你看見了,你是不是就以此認定秀才故意殺人了呢?”

“如果不看身份,我當然會一口咬定是秀才蓄意殺人。”

“秀才原本是弱勢群體,逃兵是強勢群體,正常情況下弱勢群體中的人是不會主動向強勢群體中的人發起攻擊的,隻有在他的生命與財產遇到嚴重威脅的時候,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才會很高。其實說到底這隻是一個人發自本能的一種自救方式,已經遠遠超越了本身的意識形態,而變成一種極端的手段。我們說秀才遇上兵是秀才的悲哀,而秀才殺死兵,則是兵的悲哀。”

“我明白了,在這個問題上,我將保持沉默,不再發表議論。”

很多跟屁蟲式的人物見鬧不起風波,也知趣的靜了下來。

常叟對謂洪通大師說道:“洪通大師,請繼續!”說完,一個縱身飄回原位。

洪通大師對常叟的應變處理能力極為讚賞,略一頷首,又朗聲說道:“今天各位英雄聚會少林,最為關心的也就是三件事:一是比武論英雄,推舉擂台冠軍擔任本界的武林孟主;二是擬定各幫派統籌管理方案;三是製定鏟奸除魔計劃,由武林孟主率領天下英雄直搗黃龍,一舉鏟平冷然宮,還原武林正氣!現在我們先進行第一項內容:擂台比武。各幫派選定代表先進行小組比賽,小組前兩名的選手進入八強賽,然後是四強賽,半決賽,最後是爭奪武林孟主寶座的天王賽!下麵各幫派選手進行抽簽,一柱香後按順序進行小組選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