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五章 蒸汽時代(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呂禦史似乎變成了啞巴,陳宜中搜腸刮肚也找不出詞兒來挑毛病,他雖精於內鬥,但大麵上的問題看得清楚,大宋兵器犀利,將來收複故土,大家都有的官做,總比在這小島上爭權奪勢要強。

事到如今,想雞蛋裏挑骨頭的人都改變了立場,一個個就像是走進了科學少年宮的小學生,急不可耐的想看到更新鮮更離奇的玩意。

黨愛國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在靶場上演示了軍器所的鎮店之寶,鎮國大將軍炮。

這是一門用青銅鑄造的火炮,采用了空腔注蠟技術,鑄造過程中不會形成氣泡砂眼, 火炮打磨拋光過,外表鋥亮光滑,精美絕倫,簡直是一件藝術品。

現場演練的炮兵是禁軍中挑選的膀大腰圓之士,四名炮手操作一門大將軍炮,炮身上有兩個耳,正好卡在炮車兩側的凹槽裏,炮車裝有鐵箍木輪,可以人推馬拉,也可以裝在戰船上使用,士兵們推著炮車來到海邊,構築炮兵陣地,將炮車尾部的駐鋤埋在土裏,拿出一個木製的規尺像模像樣的測量了一番,調整了炮口的高度,然後用燒紅的鋼釺引燃了藥室的發射藥。

一聲巨響,炮口火焰四射,一枚炮彈出膛了,眨眼間就落在遠處的海裏,濺起一股高高的水柱。

小皇帝趙昺當場就嚇哭了,按說皇帝也是從小見慣了大場麵的,刀光劍影見的不少,但如此震耳欲聾的炮聲來的太突然了,別說他一個七歲的孩子,就連陳宜中都差點當場尿了。

炮手測量了距離,報告說打到一百丈的距離。

這下陳宜中明白為什麼張世傑會大力支持工部占用錢糧了,軍器所生產的火炮實在是犀利至極,這種炮無論用在陸戰還是海戰,都遠遠勝過蒙古人的所有武器,什麼回回炮,床弩,輕騎馬隊,統統不在話下,海戰更是占盡優勢,距離百丈一炮就能打沉敵船,由此利器,大宋必將稱霸海上。

陳宜中還在暢想之中,第二炮又響了,原來這門炮還是子母結構,炮身後部是活動的,有分解式彈倉,每個彈倉都是統一規格,裝有一枚八斤重的圓球形鑄鐵炮彈,以及一個用布包裝著的優化配方的發射藥,隻要彈倉供應的上,戰鬥射速可以高達每分鍾二十發。

一幹官員瞠目結舌,啞口無言,黨愛國還嫌他們受到的驚嚇不夠,介紹道:“這種八斤鎮國大將軍炮是陸戰用的小炮,海戰用的是口徑更大的鎮國公型大炮,可以打五百丈遠,用開花彈的話,一炮下去,能殲滅一個列隊整齊的蒙古千人隊。”

眾人點頭如搗蒜,都露出崇拜敬仰的神色,就連呂禦史也收斂了氣焰,虛心聽講。

“工部正在建造新的戰艦,一艘戰艦,能裝這樣的炮三百門。”黨愛國依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的戰艦叫戰列艦,小一點的裝二百門炮,叫巡洋艦,還有一種船,可以在海中潛行,名曰潛艇,可以從海口進入內河,一直開到蒙古人的眼皮底下。”

有人發問,潛艇沒有露在外麵的風帆,如何前進。

“用電,電池,你們不懂的。”黨愛國道。

這些發成果都是他一手建造的,江東大學曆史學教授的本事其實不在寫論文,而在鑽研各個朝代的穿越與種田術,黨愛國用了十年時間研究穿越者如何在古代迅速建立蒸汽文明,這是一個係統繁雜的過程,歐洲人用了數百年的時間才完成,黨愛國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初步完成了蒸汽機、鋼鐵廠和兵工廠的建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首先他有大宋朝廷的全力支持,民間的鐵匠,軍隊中製造盔甲兵器的匠人,以及大批的民壯全都無償調撥使用,隻需一天管兩頓占城稻做的幹飯即可,他先建造的是燒製紅磚的輪窯,有了快速生產的紅磚紅瓦,優先建設煉鋼爐。

宋代已經有成熟的煉鐵技術,也能煉製比較優良的鋼,但效率不高,能耗極大,黨愛國建的是十九世紀才發明出的轉爐,煉一爐鋼隻需要半個時辰,而且是脫磷脫氧的優質高碳鋼。

煉鋼用的煤炭來自於流求北部的煤礦,鐵礦石來自山裏的鐵礦,台灣的煤鐵資源都不夠豐富,但對大宋行朝來說已經足夠,每天都有船隻從北部開來,運來一船船煤炭,每天都有大量的銅鐵礦石從山裏靠肩挑人扛運出來,送入軍器所的煉鋼爐。

有了煤,就能練出焦炭和煤氣,有了焦炭就能煉鋼,有了鋼,就能拉出鋼絲,有了鋼絲就能編織鎖子甲,當然鎖子甲隻是副產品,拉絲機更大的用場是拉製銅絲,用來繞發電機的線圈,用來做通訊電纜;而鋼材的作用也不止是生產鎧甲兵器,更多的板材源源不斷的送往港口的造船廠,用以建造鐵甲兵艦。

或許留在這個時代也不錯,統一全球不在話下,這是黨愛國偶爾浮在心頭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