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四章 何處是我家(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迎接陳子錕的車隊足有上百輛之多,一路開回曼哈頓的路上,紐約警察局的摩托警幫著開道,所有車打著雙閃,電視台的麵包車隨行現場直播,沿途無數圍觀群眾,揮舞著小旗幟,孩子坐在父親脖子上向車隊敬著禮。

途徑喬治華盛頓大橋的時候,懸索大橋門梁上忽然垂下一麵巨幅美國星條旗,上麵寫著一行字“歡迎回家”。無數身穿軍裝的退伍軍人列隊在大橋兩旁敬禮。

陳子錕的眼睛有些濕潤,他並沒有為美國做出什麼貢獻,卻受到這種規格的迎接,而在他努力為之奮鬥奉獻一生的祖國,卻被打到萬劫不複的境地,如此天差地別,讓人不禁唏噓。

車隊進入曼哈頓,遇到車輛都鳴笛致敬,一直開到陳家公寓門口,這裏已經騰出了足夠的房間供他們居住。

當晚,紐約上流社會宴請陳子錕,共和黨參議員理查德尼克鬆與陳子錕親切握手,說自己二戰時期在海軍當少校的時候就聽過陳子錕的英勇事跡,是他的忠實崇拜者。

“將軍,祝賀你越過鐵幕,投奔自由世界。”尼克鬆激情難耐,忍不住當眾發表了一個小小的演講,抨擊了民主黨政府一番。

記者們見縫插針,猛拍照片,將尼克鬆與陳子錕的合影定格在曆史上。

陳子錕的手被尼克鬆握的太久,汗津津的很難受,正悄悄擦手,忽然旁邊走來一個六十歲的華裔男子,謙卑而恭謹的伸出手:“陳將軍,您好,我是譚古德,在馬來亞有個橡膠園。”

“幸會。”陳子錕敷衍的和他握握手。

“犬子和您女兒是朋友。”譚古德笑著說,期待陳子錕回應。

“哦,是嗎,失陪。”陳子錕點點頭,端著酒杯走開了。

譚先生尷尬的笑,不過心裏很得意,至少已經搭上話了,將來還愁不把陳家的女兒娶過來了。

……

在紐約稍事休整後,陳子錕前往華盛頓,超規格的歡迎儀式在等待他,一支美國陸軍儀仗隊等候他的檢閱。

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海軍陸戰隊司令官,喬治霍華德四星上將主持了歡迎儀式,隨後林登約翰遜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了陳子錕。

全美人民在電視上目睹了這一曆史時刻。

大洋彼岸的神州大地,偉大的文化大革命依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江東、北泰的街頭,標語大字報糊滿牆,高音喇叭裏革命歌曲激動人心,各種運動層出不窮,陳子錕這個名字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與記憶……

1970年,陳姣與譚鶴在夏威夷結婚,次年誕下一女。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國務院特別顧問陳子錕的名字出現在出訪名單中,有關外交部門經請示中央,拒批陳子錕的入境簽證。

1976年,新中國的創建者陸續離世,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此前被打成反革命、右派的知識分子、官員開始平反。

1982年,江東省委下屬淮江日報社社長阮銘川帶團赴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新聞業,首站紐約,美方紐約時報社組織歡迎會,會上中方代表團的書記向美方請教,紐約市委是如何管理紐約時報的。

會後,阮銘川與陳子錕見麵,告訴他祖國大陸正在發生的種種激動人心的事情,而陳北一家的死,以及女兒陳嫣已不在人世的消息,卻讓陳子錕心灰意冷,婉拒了阮銘川請他回去看看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