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節(1 / 2)

柳繪青說:“這樣也好,你抱蝶衣上樓去吧,別摔著他了。”

陸克君從父親手中小心翼翼的接過蝶衣,麵上顯得冷靜沉穩,心裏卻早就高興的想要尖叫。小孩子香香軟軟的,剛好嵌在他的懷裏,體重又輕,感覺好想抱著一團雨霧,一不小心就散了,讓他不敢用力。他上樓將蝶衣輕輕放到床上,脫下外衣,蓋上被子,自己也鑽進被子裏,將蝶衣攬到懷中,調整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然後開始認認真真的端詳著這個比自己小的長輩。他從沒見過比蝶衣更美更可愛的小孩,而對方是自己的血緣親戚更是讓他充滿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看著對方吹彈可破的白皙的肌膚,蝴蝶羽翼一樣的睫毛,還有小巧的鼻子,櫻桃一樣豔麗的嘴唇,陸克君情不自禁的俯下.身,在蝶衣的臉上輕輕的留下一個吻。

蝶衣睡得很沉穩,隻是朝著陸克君的方向翻了個身,把臉更加貼近他的胸口。

這個晚上,陸克君一直看著乖得像貓咪一樣的小叔叔,不時伸手摸摸他的臉和胳膊,間或落下一個蜻蜓點水般的吻,直到自己也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蝶衣醒來的時候,已經回到了家中的臥房裏。他有些懷疑昨晚是做了個夢,看到自己光禿禿的手腕才確定自己已經見過了大哥和侄子。

雖然手上的手串沒了,但他一點也不擔心媽媽會不會知道自己和爸爸去看了大哥。其實,盡管陸婷舟不見大兒子一家人,但是對他們的關心卻從未少過。她暗地裏命人在美國幫助陸秉鉞打點上下關係,又特地從公司裏挑選優秀的管理人員送偷偷送到陸秉鉞在美國創立的公司,還盡量幫助他增加客戶。對於自己的孫子陸克君,她也非常關注他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每個星期都要讓人發資料過來,還調查他身邊的學生老師,生怕他出什麼問題。

並且,恐怕父親這麼多年能夠一直偷偷去看兒子和孫子,也是母親默許了的吧。

而另一邊,陸婷舟坐在書房裏,看著自己剛剛起床的丈夫,臉上帶著莫名的笑容。

柳繪青訕訕的笑了笑,遞給她一大一小兩個檀木盒子。

陸婷舟似笑非笑,接過盒子,先打開那個小的,裏麵是一把折扇,展開一看,是一幅《湘雲醉臥》,取自《紅樓夢》;再打開大的,裏麵是一摞手抄的佛經,工工整整的抄寫在一摞蠟生金花螺紋熟宣上。

柳繪青仔細觀察她的表情,小心翼翼的說:“這扇子是虎頭(陸秉鉞的乳名)自己畫的,重畫了好幾遍,足足畫了大半年,這一摞是他給你抄的《金剛經》,是用摻了金粉的墨寫成的。為了一個字也不錯,他可抄廢了好幾百張呢。”

陸婷舟沒有說話,展開扇子默默的看了好一會兒,說:“畫的真難看。”又把佛經拿出來,一張一張的仔細看著,半晌才又說道:“他的字退步了,沒小時候那麼有靈氣了,看起來僵硬了很多。”

柳繪青急忙說:“他常年在美國忙自己的事業,自然沒什麼時間畫畫,也不可能有大把的時間精益自己的字,但是書法繪畫這東西,不進則退,如今還能畫出這樣的工筆畫,寫出這樣的字來,可見平日裏還是有抽時間練習的。”見陸婷舟並不說話,便又說道:“唉,他年齡也不小了,如今又在美國那種地方,要是再不回來,恐怕沒幾年,連現在的水平也達不到了。”

陸婷舟哼了一聲,繼續看著佛經。書房裏一片寂靜。

就在柳繪青忍不住想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就聽到陸婷舟輕輕地說:“臭小子,在外麵晃了十五年,都快成個蠻夷了。”說著,她聲音大了起來,“你去把克君帶回來吧,這孩子爹娘都不靠譜,再不管教一下,就該長歪了。”

柳繪青露出一個笑容:“得令!太太您瞧好吧!”

作者有話要說:  山口~多多收藏啊親~~有收藏有動力!有動力有更新!有更新有字數~

☆、歸家(1)

作者有話要說:  腫麼覺得這是要討打的節奏……求評論啊求評論~~求收藏啊求收藏~~MUA~~MUA~~

柳繪青生怕妻子反悔一樣,立刻出門把陸秉鉞父子帶了回來。陸秉鉞看著自己十多年沒見的母親,激動的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膝行過去,抱住母親的膝蓋,大聲痛哭起來。

陸婷舟也頓時落下淚來,將兒子的頭抱在懷裏,一隻手狠狠的錘著他的背。她十七歲生下陸秉鉞,三十歲被迫與骨肉分離,之後這二十多年,也隻是在陸秉鉞與何月容結婚那兩年再相處過一段時間,她雖是個待人帶己都極狠的人,但是心裏還是有些後悔就這樣一怒之下將兒子趕出家門。對她來說,兒子十三四歲的樣子仿佛是昨天,而現在,那個青澀的少年已經快步入不惑之年,這怎麼能不讓她心頭震動呢?

待哭聲漸收,柳繪青這才將站在一旁的陸克君帶到陸婷舟麵前,叫他給奶奶磕頭。

陸婷舟對自己被迫接受的外國兒媳婦在就沒了怨氣,如今又親眼看到高大帥氣的長孫站在麵前,不禁喜笑顏開,拉著他坐到自己旁邊,細細的詢問他的身體和學業。得知陸秉鉞讓孫子從小就學習四書五經琴棋書畫,並請專人來教導他傳統禮儀,便滿意的點點頭,對兒子說:“你很好,還沒忘本,總算是做對一件事。”又對陸克君說,“你小叔叔秉硯這些年一直忙著學戲,如今總算是出了師,但是文化課還有很大的欠缺,克君你書讀得好,雖然秉硯也要上學,但是在家裏也沒有別的孩子陪他,你平時就多帶著他讀書練字,兩個人要多多親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