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章:問聖(下)(1 / 3)

四海樓上,蘇默一句話問出,全場寂寂。

蘇宏已經不是憂了,真真的是恐了。

孔聖,那是聖人啊!這熊孩子,你隻是一個小小的蒙童,甚至連縣試都數次不過的蒙童,連生都沒資格稱的蒙童,怎麼就敢如此膽大包天,竟而探尋聖人道承?

若說之前蘇宏無論再怎麼憂慮,心中終是有些底氣。然則此刻,他卻是滿腦子轟轟直響,再沒了半分主意。翻來覆去隻在心頭一個念想,若是我兒因此招禍,我便身化齏粉,也要想法保全他。

相對眾人和蘇宏、趙奉至的震驚,蘇默卻是風輕雲淡,毫不在意。古代封建社會,尤其是漢之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但是卻很少有像秦始皇那時候的文字獄。

尤其是在宋明兩代,文人的社會地位極高,隻要不是涉及謀反叛逆,或者倒黴正好處在明太祖朱元璋那樣的殺神皇帝治下,一般都不會有性命之憂。最多不過也就是個發配瓊州、海州之類的。而那些所謂發配的,基本都是政爭失敗,又或是得罪了皇帝所致。極少數是因真的犯罪的原因。

至於說學術之爭,卻從未聽說因此而獲罪的。最嚴重的不過是被孤立,被隔絕仕途罷了。譬如後麵的王陽明的心學與儒學,也隻是爭爭吵吵了一番算完。王陽明也好,王艮也罷,都活的活蹦亂跳的。

蘇默出言問聖,歸根結底還是屬於學問探究的範疇,而他又不準備入仕做官,當然更不在乎了。

至於說言論驚人,怕個毛線!他現在缺的就是出名,不出名後麵的招式如何施展的開?

況且這個出名,最多不過就是得個狂生的名頭,還是屬於跟學問靠邊的,怎麼也算不上惡名。既如此,他又有何懼。

目光在場中默默的巡視一番,眼見老子蘇宏麵色不好,暗暗施了數個眼神卻沒得到回應,隻得無奈作罷。

他卻不知,此時的蘇宏實在是三魂飛了兩魂,六魄走了五魄了,恍恍惚惚的全是想著兒子一旦出事的場麵,哪還看得見什麼眼神。

伸手摸起驚堂木,想著再來拍一下,想了想又放下。這個時候不是人聲噪雜,需要震響靜堂。相反,是靜的過了,這一拍下去,有些心理素質差的,嚇出個好歹的就尷尬了。

“咳!”

輕輕咳了一聲,靜寂的堂上聽起來格外的響亮。眾人都是不由的身子一震,如夢方醒。目光齊刷刷看向聲響處,眼底仍是殘留著驚駭之意。

“諸位何必如此?”蘇默掃了眾人一眼,淡淡的開口說道,“所謂讀書人,其實也是求學人。這個求字,非但僅隻是恭請師長所授,亦是尋本究源之意。我問聖人道承,並無褻瀆之意,其實更是一種尊重。”

眾人麵麵相覷,互相對眼看看,卻都不發一言。隻是再看向蘇默的眼神中,已全不是初時的淡然,隱隱多了些敬畏之色。

隻那種敢問聖的膽氣,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眾人自覺比不上,既然比不上,敬畏之念便也自然而然的生出。

“小子方才所言聖人道承,想聖人之前,少有如今日這般文字,更多的,便是口口相傳的一些所聞軼事。當然,聖人成人之後的親身經曆和感悟,才是成就咱們現在看到的微言大義。但我要說的,是聖人成人之前呢?眾所周知,任何事都是需要基礎的。若無基礎,則一切俱是空談。聖人,亦如此。而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便是因為聖人肯思考,擅於思考。思而後慮,慮後而得。他們從幼時的所聽所聞便有了思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小子以為,這,才是我們後輩應該認真學習的地方。”

大明畢竟還是文風開放,蘇默侃侃而談,場下眾人在初時驚駭過後,漸漸的也都淡定下來。

聽著蘇默這番話後,皆是麵色變幻不定,各有所思。除了那幾個專程為了學習評書的茶博士外,誰也想不到,今日原本隻是來湊個熱鬧,卻聽到如此深刻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