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59章:撞破(1 / 3)

世上事往往都是相對的,冥冥中似乎總有雙無形的大手,在默默的推動著一切。

便如那首詩寫的一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卻把你看作風景。

就在蘇默無恥的再次剽竊了人家的口號,把自家老丈人忽悠的找不著北了的時候,他卻怎麼也想不到,被剽竊的苦主已將他當做了目標,鬥誌滿滿的準備懟他一懟。

時間退回半天前……

京城楊府。

年僅十二歲的楊慎手拎著袍角,腳步匆匆,一臉鬥誌昂揚的從大門外衝了回來。迎著他的老家人險些被他撞得一個跟頭,好歹楊慎還算靈巧,一伸手趕忙將其扶住。

“喬叔,我爹可在?”年少的楊慎顧不得旁的,急急的向驚魂未定的老家人開口問道。

喬叔一臉懵然,下意識的點點頭。

楊慎便拔腿又往裏跑,總算回過神來的喬叔悚然一驚,連忙在後急叫道:“少爺,不可!老爺在會客呢……”

楊慎卻哪裏理會?口中隨意應著“知道了”,腳下卻片刻不停,如風一般跑的不見了蹤影。

後邊老家人目瞪口呆,半響才喃喃的把後半句話吐出:“……不準任何人前去打擾啊。”

可惜,楊慎哪裏還聽的到?父親楊廷和雖然身不在顯職,但卻在士林清流中極富盛名。往日裏時不時的便有客人來訪。或達官貴人、或名流顯貴,正是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

楊慎見的多了,早已麻木不覺。更尤其是,以他少年神童之名,每次都能給父親很是長臉,屢屢獲得載譽良多。父親雖然總是謙遜自守,但是楊慎卻能從父親眼中看出,那滿是欣慰滿意之色。

所以,老家人所謂的“有客人”,在楊慎心中渾不以為意。一連穿過兩道門廊,興衝衝直趨後花園而去。他知道,父親最喜在那兒會客。

幾碟小食,清茶一盞,又或濁酒一壺,圍案而坐。或唱詞相和,或以詩下酒,清風滿懷,花樹在目,盡顯名士風流。

楊慎對此也是極喜歡的,心中也未嚐不以此自矜。隻覺若論及世上讀書人,文采學識且不談,單就這份雅骨,最肖魏晉之風的風度,自家父子若稱第二,世上絕無人敢稱第一。

而且即便是論文采,楊家父子也是絕對站在巔峰之上的。父親身為天下名流,被天子寄以厚望。自成化十四年高中之後,當即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又升翰林檢討。

及至憲宗崩,當今天子繼位,隨又升任翰林修撰,負責編撰《憲宗實錄》和《會典》;四年,《憲宗實錄》成書,因功升翰林侍讀,改任左春坊左中允,侍奉皇太子朱厚照講解、讀書,妥妥的天子近臣了;

去歲,又被天子派去與當朝次輔、大學士李東陽一起,共修《大明會典》一書,文聲斐然,由是更上層樓。

父親如此顯耀,作為兒子的自己,也是不甘於後。雖因年幼尚沒參與科考,但川中神童之名,卻通過一係列的詩詞,早已傳遍京畿,甚至引得大學士李東陽都以“小友”稱之。

可以說,這之前他楊慎的名聲,絕對稱得上聞名遐邇,當世之人,莫不以國朝百年不遇的奇才視之。

然而,但是,就在楊慎自己都有些飄飄然的時候,忽然冷不丁半路蹦出個叫蘇默的人來。接連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出世,再加上十餘首古怪的俚詞小調,愣是闖出諾大的名聲來,隱隱竟有蓋過他楊慎的跡象。

不得不說的是,別的且不論,單就令其成名的那首《臨江仙》,楊慎還是很有些讚歎的。但也就是讚歎了,更多的,卻是嗤之以鼻。至於原因,很簡單。那首詞雖然大氣恢宏,意境深邃,然則正是如此,以蘇默的年紀,便有些頭重腳輕、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做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