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故事:千年古鎮(2 / 2)

陳亞苦笑,在他的身後,陽光找不到的門後,一隻蒼白的小手緩緩消失...

“現在不比以前了,不許出來搗蛋了。”

看到人都走光,陳亞從兜裏掏出一顆糖,輕輕的放在門欄之後,然後揚長而去...

夕陽將西街拉的老長,再過一會兒那些高掛的大紅燈籠就會亮起,為古鎮增添一份明亮。

演著青石街道,一路穿過西街,前麵又是古老的石階梯,蜿蜒而下,有一百零三歩。陳亞從下數到大,絕對不會錯。他問過很多人,問為什麼這階梯會是單數,沒人能回答,有人說可能距離剛好隻能修這麼多歩,有人說應該是一百零八歩,可是那時候的工匠笨,輸錯了。總之這個階梯就這麼一直奇怪的存在著。

踏著階梯下去,階梯的中間有個古老的公共廁所,據說有三百年的曆史了,廁所的對麵是做醫院,不過已經廢棄。

下完階梯,便是古城的正街,青石鋪墊,南北貫通,將古城一分為二,一條溪流自江河中分流過來,因此這條街與西街是徹底分開的,都被一座座小拱橋連著。

站在拱橋邊上,左走三百米是古鎮的中心會龍橋十字街,這裏是古鎮的商業聚集地之一,千百年來一直熱鬧非凡,當然古建築也保留的很少了。

延著十字街向上走,又是青石鋪墊的石階梯,蜿蜒起伏。爬完階梯之後,便是火神街,一條充滿了古韻的街道,自古流傳。

古城唯一的小學和初中也在這條街裏。

如果向橋的右邊走,便是古城的生活物資區,菜市場,殺豬場都在這邊,走過菜市場跨過那烏木橋,便進入大龍門街,這是一條居民街,後來被開發商買下來拆掉做開發了。

陳亞向左邊走去,他要穿過十字街,向北,走到古城的邊緣,這裏其上是古城的交通樞紐——北門車站。

其下,是自古便車水馬龍的——北門碼頭。隻不過後現代社會,火車遍地,水路運輸已經沒落,北門碼頭現在也隻有一些渡船而已。

古城有兩千餘年的文化沉澱,這裏曆經朝代更替,曆史變遷,保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代建築。

古城八景,九宮十八廟。黃埔軍校培訓班,充滿神話的韻味的傳說。還有那走出祖國,麵向世界的紮龍。

這裏的一切,陳亞都很熟悉,及時三年沒有回來,他閉著眼睛都能走過每一塊青石,因為這是他的家鄉,裝在這他一切的回憶。

走到十字街,這裏還有許多的遊客,也有許多的商販,這些商販大多都是本地人。

沒開發前的古城其實很小,小到十裏八村就算沒有多少交集,也能彼此認識。更何況,千百年的傳承,十裏八村誰家沒有小夥娶妻,誰家沒有姑娘嫁人?

那時候,太遠了可沒有人願意嫁。所以,要是細細盤點,幾代內,好多鄉親其實都有親戚關係的。

賣燒烤的胖大叔,他們已經賣了好多年了,曾經也是古城裏唯一的一家燒烤。

“喲,這不是陳家的小亞子嗎?怎麼幾年不見回來,這是在外麵發財了?”胖大叔一邊烤著顧客的燒烤,一邊向陳亞打招呼。

陳亞點點頭,隨手拿起一張豆幹丟到烤架上:“烤叔,這麼多年,豆是想你肋個燒烤裏味道(方言:就是想你這個燒烤的味道)

讀書那會兒,經常吃他們家的燒烤,也不知道名字,大家都叫他烤叔。

”不是吹,你烤熟肋個味道兒,你娃吃遍西北都找不求到。“

看到陳亞還是那麼隨意,烤叔也抄起了一口家鄉話,不再說普通話。這年頭,做生意不容易,遊客多了,就是烤叔這種沒文化的大老粗,都練出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豆是,烤叔的燒烤那是絕對巴適。“

熟人都是優先照顧,不會兒豆幹就好了,拿著豆幹,烤叔又不收錢,難得看到曾經的少年,他也高興。陳亞也沒客氣,打了招呼便離開了。

古城開發,除了這些地道的小汪畈們,許多人都搬走了。因此除了大部分的遊客外,陳亞也沒有見到幾個熟悉的麵孔。

遊客們感歎著古城的神奇,這麼大的地方,竟然有這麼多的寺廟。有和尚廟,也有道士廟。有沿海的媽祖廟,也有地道的城隍廟。有供奉神明的神廟,也有供奉佛祖佛寺...簡直看花了他們的眼,他們始終想不明白,就這麼大的地方,這麼點的人口,怎麼會有這麼多寺廟?難道這裏的人沒事就上廟捐香火錢嗎?

陳亞笑了,千百年,這裏佛道昌盛,道教也是源遠流長,南來北往的行商更是絡繹不絕,小鎮的人們不僅富碩,同時也是虔誠的信徒。

每逢初一十五,他們都會成群結隊的放下手中的事情,聯袂去那些寺廟中吃齋理佛,以求家宅平安,生意興隆。甚至很多人的家裏都供著不同的神明。

而且,古城的世界,不是這些遊客可以懂的。這裏有這裏的故事,有這裏的規矩!

他們看得是曆史,看得的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沉澱。而古城的人們,他們看的是一個個故事,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那些被曆史所埋藏的神秘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