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9節(1 / 3)

戚融進出兩儀殿的消息。

兩儀殿是什麼地方?是被稱為“內衙”的地方,是皇帝跟朝臣商議國事,在後宮處理朝政的地方,這裏放著國家的一些軍政秘密,平時外麵有重兵把守,除了有皇帝的旨意,外人根本不能進出的地方。

至今以來,能進兩儀殿的宮妃也就隻有南玉一個,不,現在還多了個戚融。

能準許戚融進出兩儀殿,至少說明皇帝已經是十分信任戚融了。她是真的覺得,現在的皇帝,腦子不是被驢踢了就是被門夾了。而她要是再相信皇帝,她肯定也是腦子被驢踢了或者被門夾了。

而這還不是唯一的壞消息,還有更壞的消息是,皇帝竟然赦免了正在流放的戚家一門的罪行,賜給他們金子,準許他們回到祖籍。

敢情他當初費了這麼大的功夫,好不容易將戚家打趴下了,他是鬧著玩呢?

不過南玉也聽說了,戚家一門最後並沒有返回祖籍,他們跑到吳地,投靠他們的親外甥吳王去了。

然後再過了不久,蜀王、吳王和晉王三位藩王糾集了二十多萬的兵馬,突然舉旗要造反了。

這世上大凡造反,總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沒有理由就是不正義的起兵,不正義的起兵就不得民心,不得民心就很容易輸。

而這次蜀王、吳王和晉王找的理由就很好——起兵打的口號就是“天子無道,伐而誅之,恢複正統。”

天子無道,怎麼個無道法,因為皇帝毒殺了太後。有什麼證據,有被皇帝貶謫的戚家人和原來伺候太後的官麽麽作證。

按戚家人的說法,戚家就是對太後的死因產生了疑問,私下查探太後的死因被皇帝所覺,然後才遭到誣陷被皇帝貶謫的。而按照官麽麽的說法,則是因為她發現了太後被毒害的秘密,在太後死後差點被皇帝滅口,而她運氣好逃出了宮中,然後直接投奔了太後的親子吳王,並將這件事告訴了吳王。反正有戚家和官麽麽兩個人證在,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而太後當初身體好好的,突然成疾,不過半年便病亡,的確有些像是被人下毒的樣子。

而至於恢複正統,自然就是恢複吳王這個先帝嫡子的正統了。

先帝當年寵愛吳王,本就是想要立吳王的,吳王又是先帝嫡子,名正言順。先帝駕崩之前,肯定是皇帝給先帝下藥迷惑了先帝,這才下詔傳位於皇帝。而皇帝覬覦帝位,在先帝寫下傳位詔書之後,幹脆對先帝下毒手害死了先帝。

這件事雖然沒有證據,但先帝寵愛吳王是有目共睹的,先帝也說過吳王更加“類己”,曾提出過想改立吳王為太子,隻是因朝臣反對而告終。以此看來,他們的推斷還是很有道理的。

好嘛,皇帝涉嫌殺父又殺嫡母,這麼狠辣無道的人怎麼可以當皇帝,若是不將皇帝從皇位上拉下來,將皇位歸於正統的吳王,簡直是對不起先帝對不起太後也對不起天下臣民——總之就是,我們造反是很正義的,快來支持和擁護我們吧。

三王造反,皇帝自然不能等著挨打,於是命薛定薛牧父子,並右驍衛大將軍蕭佑為將領,領河東道、山南道兩地折衝府內府兵宮二十餘萬,帶兵平叛。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戚融站在廊下,拿玉米喂著廊下籠子裏的一隻鴿子,一邊聽著旁邊內侍在跟她回報道:“……三王的叛軍好似知道朝廷的地方布防一般,起兵後所向披靡,各地方的府軍完全抵擋不住,不過半月餘叛軍便已經打到了河東一帶。朝廷的大軍出發半月後在河東一帶與三王的軍隊撞上,兩軍發生了幾次兵戈對峙,薛大將軍和蕭大將軍向來驍勇善戰,但這一次出征卻頻頻失利,幾次突襲叛軍,但叛軍好像能提前預知一樣,朝廷大軍不僅出師不利,反而遭受叛軍的圍攻。現在朝中都在傳說,是朝廷出現了奸細。聖上和幾位大臣現在正急得冒火,幾天都在兩儀殿裏商量對策,並查找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