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94章 上訪背後的故事(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陳萌此來,受市政府委托。上訪的群眾怨氣再大,也必須在小範圍內消除。矛盾必須控製在可控範圍內,而可控,指的就是問題不出衡嶽市大門。

工業園區拆遷戶上訪矛盾集中在土地補償這塊。據說,當年郭偉大張旗鼓拆遷的時候,承諾每畝地補償八千塊,住宅被拆的,一律安置進園區的安置小區。

然而時間過去四年,不但沒見著一分錢拆遷款,起初承諾的安置小區也還僅僅停留在圖紙上,絲毫看不到動工的跡象。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失去土地的農民,就好像上戰場的武士沒有了武器。沒有土地的農民,連站立也不穩。

我在去園區上任之後,才知道有這麼一攤子爛事。但要我去擦郭偉的屁股,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也鞭長莫及。

衡嶽市工業園區成立之初隻有區區的不到一千萬的資金,這點錢在地圖上畫一個圈就沒有了一半。當初市政府執意要成立工業園區,主要是考慮將城區的工廠往郊外遷移。既然是遷移原有的工廠,自然要工廠掏錢。

問題在園區成立後顯現出來了,原先承諾拿錢出來搬遷的企業沒有一家拿出一分錢來。理由就是工廠改製,職工下崗,吃飯都成問題,拿什麼搬遷?

沒有錢,寸步難行!

市政府的工業園區項目也是匆匆上馬,事先並沒預算,口袋裏一樣的整不出錢來。郭偉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了他的拆遷。

農民兄弟都是老實可愛的,他們在得到政府的承諾後,興高采烈拆了房子,交了土地,在等了漫長的四年後終於明白了過來,政府給他們打的是一張白條。這張白條要想兌現,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

郭偉還在任上時,他們已經無數次去了市政府。但他們一次也沒去市信訪局,這也是我在信訪局的時候,從來沒有接過土地上訪的案子的原因。

在這些拆遷戶看來,能處理他們問題的唯有市政府,換了誰,都是忽悠。

郭偉是工業園區的負責人,出了這樣的問題當然要被推上風口浪尖,市長明確表示,處理不了上訪事宜,當事主官幹部不但要撤職,還要查一查背後的問題。郭偉的外逃,與此有莫大的幹係。

市長被一連串的事弄得焦頭爛額,終於在視察信訪局的時候認識了我。

對於市長來說,我就是他的消防隊。

所以人啊,機遇總是無處不在,隻要抓住機遇的尾巴,就能看到燦爛的陽光。

農民的上訪在多次高壓後終於走出了衡嶽市,陳萌就是在市政府接到北京電話後,臨危受命趕赴過來。

按理說,她一個記者,遠不能擔此大任。但陳萌在衡嶽市民間的口碑,非常人能比。許多人可能不認識市長,但一定知道陳萌。因為在衡嶽市老百姓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個敢於仗義執言,知曉民間疾苦的化身。有多少冤屈在她的筆下重見天日,有多少不平之事她會挺胸而出。

陳萌敢於如此,自然與她有個市委書記的父親分不開。衡嶽日報是黨報,是黨的喉舌,政策的風向標。放眼衡嶽市,誰對市委書記的千金不另眼相看?她陳萌要在日報上發表的文章,報社的領導沒有人敢阻止不發。

占領了輿論陣地,就掌握了主動權。這也是這些年來陳萌順水順風的原因。

工業園區的農民上訪,說嚴重點是政治事件。畢竟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政績,因此市長尤為重視。

工業園區雖然是市長主導上馬的項目,卻也是書記在位時拍板的結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特別是在書記麵臨退下來的關口事期,任何差錯都足以在人生的檔案上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