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 懸念門(2 / 2)

這個問題不止是我想到了,肖帥,德央拉和李查底都帶著這個問題。

“嗬嗬,心在於天地,心在於人心。在藏地,三大聖湖都差不多有這樣的一處天然宮殿,隻是有的是臥著的,有的是正坐著的,如有緣人必有靈性,你一路走來,也知道這條路崎嶇,風險巨大,如果這裏的事被人知道,又會有多少好奇之人命喪半路。一些真正善良之人也因此喪命的話,這就有違天地之慈悲了。”紮西堪布說道。

聽他這麼一說,我也算是明白為什麼這裏叫懸念門了,這個地方還真給人許多懸念。

這裏是一處秘密修行地,這裏的隱修認為世界萬物皆平等,天地生萬物,萬物皆有靈,隱修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參悟天地之間的奧秘,而身邊許多事物都代表著天地,找到天地之間的奧妙,人也更能發揮最大的潛能。

“迷”即是凡夫,“覺”即是靈。然而,一個發揮出自身潛能的過程中的道路有多種多樣,如可以學道、學佛等等。正如我們要想到達一個目的地,可以有多種選擇,或步行或乘車、或坐飛機,顯然坐飛機是最快的選擇,但並非人人都可以有坐飛機的條件,如經濟條件。

懸念門之所以稱之為懸念門是因為隱修們認為,萬物生存的本身就是一種懸念,這就像科學研究一樣,在古代,人們不知道月圓月虧的原因,也不知道雷電產生的原因,從而產生許多迷信,這就是一種懸念。如果人能解開萬物懸念,就會得到其規律,從來獲得修煉上的進展。

這樣的修行方法,也稱為密修,據紮西堪布說道曾經這種修法在藏地保留完整,並廣為流傳,但在漢地卻如鳳毛麟角,甚至被人誤解。後來隨著全民健身熱的興起,“密宗”隨著“藏密氣功”的概念,被人所知,但是大多數人對這種古老的修行方法的認識隻是停留在“功法”的一般概念上,一知半解。

密法之所以“密”,不僅僅是因為修法秘密賴以師徒口耳相傳為傳承方式,而更主要是由於層次和知見上,更為直接,更為一針見血。同時它需要更大的意誌力,比如在有些密宗之中也雙修之法,但是不少人卻打著這個口號欺騙女子,來滿足自己的私欲,甚至還冠以一個美好的名稱。

在懸念門還講究證道證真證理,所有事物是可以被懷疑的,因為懷疑才會有證明,有證明才有真理的產生,雖然這樣說有點繞口,但並無道理。

在懸念門的平台向右一百米左右有一個山凹,那裏有一個沒有被冰雪覆蓋的洞口,洞口兩米高,三米寬,口子向下,我們進去後需要向上走十米左右才見到一處平台,然後繼續向裏麵走三十米左右,洞口一下子變大繼續向前彎曲。

在這裏沒有冰雪,比起外麵,還算暖和,在這裏我又看到了之前在藏王墓裏見到的熒光石,這些熒光石小了許多,但是貴在數量眾多,當它們布滿在整個洞的上方時,就像有無數的星光灑在洞頂,雖然洞中的光線不能與外麵相比,但是看清楚東西足夠了。

聽說在這裏有近百名修行的隱士,在這裏隨處可以看到點著的酥油燈,看到這麼多的酥油燈,我不禁問道紮西堪布:“這裏不是高海拔缺氧麼?怎麼還點了這麼多燈呢?”

紮西堪布向前走了幾步後,指著一個石頭上的褐色苔蘚說道:“因為這裏布滿著它們,它們能吸引二氧化碳,並提供氧分,你沒有覺得這裏的呼吸比外麵順多了麼?”

聽他這麼一說,我還覺得還真的是這樣,不由走向這些褐色苔蘚,這些苔蘚長得還挺好的,一時之間不由感慨地說道:“聽說苔蘚的生命力很旺盛,如果在別的地方也種上這種苔蘚的話,那藏地的自然環境不是能很好的改變了。”

“說的是,但是我們已經試過了,這些褐苔除了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以外,出了那種地方,它們就活不了。”格古說道。

紮西堪布繼續帶著我們參觀這裏,這個洞很深,麵積很大,哪怕有一百多名隱士,也覺得很寬敞,在漫長的時間裏,隱士們除了修行以外,也改變著這裏,現在在這裏隨處是被隱士們搭成的小居處,有床,有桌,有榻,還有經書架,他們一個人,或者兩個三個人居住一起,除了修行以外,還有一些隱士會到山下去化緣。

“你們先休息下,恢複下體力,等下我們要去找一個人,他是這裏的一位大修隱,現在他在念意中,不方便有太多的人打擾他。”紮西堪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