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4節(3 / 3)

“混編大隊需要完成的轟炸訓練的內容則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如此,訓練的內容還脫離了戰略上的常識。炸彈的樣子又粗又笨,重量有四五噸,一萬多磅,足有四枚普通的炸彈加起來那麼重,換成燃燒彈的話,大概得有幾十個了吧。這種炸彈在飛機上隻裝一枚,飛行很長的距離後,從九千米的高空投向日本的城市,並且要命中地麵上的目標,訓練就是為了演練這個。而且是投彈完畢後直接返航。

“這就很離譜了。像B-29 這種規模的大型轟炸機,從馬裏亞納往返日本需要消耗掉很多很多的燃料,很花錢的。

“還有,嘴上說說容易,這種轟炸方式的難度極大。它要受製於風向和天氣條件,還要把飛行的速度計算進去,在快接近目標時再扔炸彈。

可是,既然是在敵方的領土上,當然就會遭遇到他們的戰鬥機了。一旦因為躲避敵方的戰機而改變飛機的高度,那麼,投彈點就會發生變化。

“更麻煩的是,如果遭到敵機編隊的迎擊,有時甚至還需要在躲避的過程中,一邊進行迂回飛行,一邊投彈。這時候,炸彈會朝著彎角弧度的外側不斷地傾斜,落地時大大偏離自己原先的軌道。這就是所謂的‘橫退曳’現象。所有這些都隻能依靠直覺和經驗,隨機應變地進行修正。

“在門多弗沙漠的上空,部隊每天都在重複這樣的訓練,從不間斷。當時,采用雷達指引的機械式投彈係統已經開發完成。可是,這種方式還遠未成熟,精度十分糟糕,無論如何還是離不惡魔島幻想曲—— 尾聲開在天氣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使用諾頓投彈瞄準器[1]

的目視投彈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命中率要好得多。

“而且,炸彈隻有唯一的一顆胖墩墩、沉甸甸的大家夥,失敗了就無可挽回。即便是B-29這樣的大型轟炸機,裝載這玩意兒也是很吃力的,它的重量足以使機體在投彈後的一瞬間拉飄。這麼重的東西當然是盡量少裝為妙,可要是想多裝幾枚的話,總還是裝得下的。然而,上頭的命令卻永遠是‘隻裝一枚’。

“對於日複一日地跟這種又圓又胖、礙手礙[1] 即Norden bombsight,由卡爾·L. 諾頓(Carl L.Norden)和弗雷德裏克·I. 恩特威斯爾(Frederick I.Entwistle)上尉聯合研製。諾頓投彈描準器包括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穩定器和瞄準具,能夠快速計算出飛機的前進速度和偏航率並為投彈作出修正。

腳的特大號炸彈較勁,士兵們都感覺膩歪透了。

他們把這種炸彈稱為‘胖子’,又因為它的外形是橢圓的橘紅色,也叫它‘南瓜’。

“對於巴納德,軍方似乎期待著他能夠勝任軍醫或者測算師的工作。可是有一天,巴納德自告奮勇地嚐試了一次目視投彈,結果展現出了意想不到的天分。他比任何人都投得準。於是,計劃就做了更改,他被任命為投彈手。打那以後,他每天都在訓練投彈手的科目。通過連日的訓練,巴納德的技術已經嫻熟到可以將諾頓瞄準器視同於自己的手腳了。

“到了一九四五年的五月,第五〇九混編大隊從門多弗轉移到了提尼安島。所以從這個月開始,便出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