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5節(1 / 3)

壁剛從江西過來,按他素來不喜歡被別人掌握行蹤的習慣,所以不願意走回頭路。至於黃芩,則是有些不放心韓若壁,怕他對‘古脂齋’的珍品起了心思,若是路過南安,說不定抽冷子就朝‘古脂齋’下了手,所以也有點兒不大願意走這條路。而且,如是這般,一路上他們還難免要同急急忙忙往南安趕的黃蛉子等人遇上,介於此人著實礙眼,二人都不想再瞧見他,於是,經過一番合計,二人決定還是先乘船順水去杭州,然後上岸轉陸路到寧波,再或坐海船,或取陸路入廣東。韓若壁沒有坐過海船,是以也有借此機會嚐個鮮的意思。

上船後,一路順風順水,平安無事,不幾日,二人便到了杭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的遊人醉,隻把杭州做汴州。”此時的杭州早已沒有了南宋時一國之都的尊貴,但街頭巷尾車水馬龍,行人商販摩肩接踵,一派繁華景象恐怕猶勝當年。隻是,對於這一切,韓、黃二人卻無心觀賞,完全沒做逗留,一路行色匆匆,隻顧著往寧波府趕,想盡快到那裏找一艘海船南下往廣東去。

可是,令他們沒能想到的是,到了寧波後,跑遍了各個碼頭,卻居然連一艘下廣東的海船也找不見。

此刻正值午時,二人腹中饑餓,於是就近尋了間小酒館進去,找了張空桌,放下包裹,解下腰包、肚包於桌邊堆作一堆,點了幾樣飯菜充饑。

韓若壁邊吃邊抱怨著:“真是活見鬼了,這地界也不知興的什麼怪,竟連一艘去廣東的海船也找不見。”

他本就無意掩飾,因而說話的聲音挺大,正好被端著菜送上來的店小二聽在了耳內。

店小二一麵鋪下碗筷菜蔬,一麵道:“二位大爺不是附近的人吧,打哪兒來的?”

韓若壁隨口胡謅道:“京師來的。”

店小二笑道:“北麵的是京師,南麵的也可稱作京師,相差幾千裏地呢,不知大爺說的是哪個京師?”

韓若壁道:“你打聽這個做什麼?”

以為他怪自己多嘴,店小二忙道:“小的是無意間聽見大爺抱怨找不見海船,就猜測二位大爺必定是打遠處來的,所以不知道本地的事兒,一時又管不住自己的這張婆婆嘴,才追問大爺們的來處。全怪小的多嘴,大爺莫要在意。”

黃芩道:“這麼說,那件事你是知道的?”

店小二點點頭,道:“那位大爺說的事兒我正好知道。”

黃芩道:“那便說來聽聽吧。”

把胳膊上搭著的抹布往肩頭上一甩,店小二口角利落道:“海上的船走得慢,風浪又大,暈起來更是讓人恨不得把腸胃全掏出來,別說船客,就是船家自己也受不了,所以跑這種線路須得多吃許多苦,也就少有船隻肯跑了,有些船主願意跑也是以運貨為主,運人隻是順便搭上的,大都不賺錢。”

韓若壁插話道:“但你們這兒的碼頭上可是連一艘運貨的海船也沒有啊。”

店小二道:“大爺莫急,我正要說呢。以前啊,為了生計,咱們這兒還有些船願意在海上跑,靠來回倒騰些貨物賺點辛苦錢。但近來南方和海外的一些商船經常裝滿了異國番邦的貨物前來交易,咱們這邊跑船的一看,在自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了,又何必還要辛辛苦苦地跑那麼遠,受那麼多罪,於是,願意跑海上線路的本地船隻就越來越少了。其實,南方來的海船可是不少,隻是二位來的不巧。就前幾天,一大批南方過來的商船剛把貨物賣完了回去,您二位要是想搭乘海船,怕要等他們下一趟來才行了。“

黃芩、韓若壁二人聽言麵麵相覷了半晌,俱作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