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節(1 / 3)

在黑海沿岸,特別是在第聶伯河河口,布格灣及刻赤海峽地區,因為水淺及河川縱橫,一般的戰艦在這裏幾乎無法行駛,所以,如何防衛這些地區成了沙俄海軍十分頭痛的問題,俄國海軍部的官員們經過討論認為,必須建造一些吃水淺,噸位大,裝甲厚和穩定性高的淺水重炮艦來守衛這些地區,幾經磋商,終於定出了這樣的標準,即吃水不能超過3.5至4.2米,裝甲要比現有的同類炮艦厚,可怕的是火炮口徑居然要求不低於260毫米!

這道史無前例的“應用題”可以說難倒了所有的俄國造船專家,吃水如此之淺,究竟是什麼樣的船,才能承受如此厚重的裝甲和如此巨大的火炮?!

對於海軍部提出來的這個要求,俄國海軍技術委員會開了很長時間的辯論會,絕大多數的造船專家都認為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但當時俄國海軍中將安德烈·亞曆山大洛維奇·波波夫卻獨持異議,他提出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把戰艦造成與眾不同的圓形!

這位波波夫中將出生於1821年9月21日,父親就是造船技師,因為深受家庭的熏陶,他一直對造船懷有極大的興趣,雖然職業是海軍,但一有機會就鑽研造船的理論和從事一些“實踐”,1856年,他因公留駐倫敦時,和英國著名的研究船舶穩定性的專家約翰·艾杜阿爾·李德相交甚密,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由於有共同的愛好,話題總也離不開船,李德曾經對他說過,亞美尼亞人經常使用一種圓形的平底小船,這種小船可以平穩地通過水淺流急的地區,而且還可以多裝貨物,李德由此推論,在淺水中,要保證能承受更大的負載,就必須增大船體的寬度。波波夫根據李德的這一推論並加以發展,經過一係列的測算,證明隻有這種圓形戰艦,才能滿足海軍部大佬們“極其矛盾”的要求。

很快,波波夫把圖紙和模型都弄出來了,經俄國海軍技術委員會審核後於1870年在彼得堡全俄博覽會上展出,許多人對此加以嘲笑,但俄國海軍部卻力排眾議,迅速批準了波波夫的造艦計劃,可能是他們也想看看,這玩意兒弄出來到底能是個什麼樣子吧?

很快,1871年年底,世界上第一艘圓形戰艦問世,即首艦“諾夫哥羅德”級淺水重炮艦,排水量2500噸,直徑30.8米,吃水3.8米,8台蒸汽鍋爐,複合式發動機,1600匹馬力,六軸驅動,最大航速7.5節,裝甲帶厚度229毫米,甲板裝甲厚70毫米,主炮為280毫米雙聯裝重炮,另有兩門86毫米副炮,總體上說來性能還算不錯,達到了海軍部的要求。

“諾夫哥羅德”號建造並試航成功後,受此鼓舞,海軍部又積極建造了第二艘圓形戰艦,即“基輔”號,後來更名“海軍中將波波夫”號(以首倡者命名的軍艦還真不多見),比首級艦要大,排水量3550噸,直徑36.6米,吃水4.1米,甲板裝甲比“諾夫哥羅德”號略厚,為75毫米,3000匹馬力,最大航速為8.5節,武器為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和兩門86毫米副炮,這兩艘圓形戰艦隨後被編入俄國黑海艦隊,承擔起了內河和港口的護衛任務。

第二卷:丁酉分日補天裂 (一百零七)宰人不見血的條約

雖然這兩個憨態可掬的家夥頗受歐美人士的青睞,但不久,它們本身所存在的技術缺陷就一點點的暴露了出來,由於它們是圓形平底的,在海浪衝擊下如何保持方向性絕對是對俄國水兵操縱技術的一大考驗,即使天氣較好,在內河裏行駛,上水倒還沒有什麼問題,可是下水的效果就基本可以和“漂流”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