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節(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在心裏暗暗發誓,絕不能再做對不起她的一事。

從她那裏得知,他出國前弄的那個孔聖人和耶穌的“意識形態大討論”還沒完,堅持不同觀點的兩派言官們時不時的不知弄點什麼破事就出來論戰一番,把愛新覺羅·載湉都折騰病了,軍機處經過討論,原則上同意了安維俊的建議,由葉赫那拉杏貞批準後在禮部下麵成立一個“西教司”,同在華的“廣學會”(西方學者在中國宣傳基督教文化的出版社和文學機構)合作,專門負責處理協調民教方麵的問題,並起著和西方傳教士們溝通的作用,在這幫人的提醒下,西方各國在華教會也意識到了那些無賴教民的危害,相應的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了華人入教的標準,使民教爭端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據北洋軍情處的統計數據顯示,這類問題依然很多,矛盾仍很尖銳,不是一時半會兒的就能解決的。

國內的鐵路,李鴻章出國後,並沒有停止建設,由於海上貿易的開展,使沿海各省獲益巨大,內地貨物的需要量大增,但原有的運河和公路運輸係統已經無滿足需要,麵對巨大經濟利益的誘惑,原先對鐵路根本不感興趣的內地各省官員這回變得積極起來,以各種方式集資修築鐵路,在孫綱走的這半年裏,除西藏,新疆等偏遠省份以外,其餘各省都修了鐵路,長的短的都有,沿海各省已經基本能連接在一起了,內地各省能差一些,但通過水路運河網絡和公路的補充,也基本能做到“聯成一氣”了,象東北這邊,劉銘傳和盛京將軍增祺計議後,已經開始修築大連至盛京哈爾濱一線的鐵路,孫綱知道這條鐵路的修築對東三省地區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如果東北邊境靠俄國的一線出現問題,中國軍隊可以迅速由鐵路到達,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對國防的鞏固具有重大的意義。

為了鞏固對朝鮮的控製,袁世凱在李鴻章的授意下向朝鮮國王提出修築漢城至盛京一線的鐵路的建議,朝鮮國王和閔妃都表示同意,但說經費難以承擔,最後商定由朝鮮負責三分之一的費用,另外三分之二的費用由中國方麵負擔,劉銘傳想方設法幫袁世凱從民間募集了一些,馬玥從北洋商貿集團也支持了部分資金,讓中國到朝鮮的鐵路也修建了起來。

“將來說不準都發生些什麼事,袁大頭那邊也得搞好關係。”愛妻是這樣對他說的。

但就象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危險期一樣,鐵路的開通出現了一個意外的經濟問題,馬玥也想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這個問題就是厘金。

厘金又叫厘捐,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在孫綱看來和後世的某些不合理收費差不多,最早是清廷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解決軍費問題而設的,分行厘(就是通過稅)和坐厘(交易稅),這本是一種臨時籌集軍費而且沒有統一標準的辦法,後來居然成了地方的經常正稅,而且名目也越來越多,變成了地方官員盤剝百姓的主要手段,當時有“署一年州縣缺,不及當一年厘局差”的說法,愛妻當年打理自家生意可是沒少遇到這種麻煩,由於厘金層層設卡,各省章程都不一樣,無法可徇,導致“處處征斂,節節阻滯,商賈為之裹足,負販從而怨嗟”,極大地阻礙了商品流通,愛妻是遇到他後打著北洋船政大臣和北洋水師的旗號才把問題解決了的,現在,各省鐵路的連網通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