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0節(2 / 3)

其他各國對中朝使者地“遇刺”感覺十分驚恐,聯想到了剛踏上日本本土時日本人做的激烈抵抗。 他們也向中國“學樣”,紛紛從軍艦上調集海軍陸戰隊登陸,“以資守衛”,一時間日本皇宮裏各國軍隊全有駐紮,整個日本皇宮成了一座地地道道的“萬國兵營”。

羅豐祿這時向英國方麵提出,日本人敢於行刺中朝使者,目的是想給英國駐日當局造成惡劣的影響。 幹擾這次會議,“製造中英矛盾。以便從中漁利,其居心險惡之至”,從朝鮮國母遇害到這次“行刺”事件的發生,證明了這些事情的出現都不是偶然地,“非偶一為之,定有幕後主使之人”,他還拿出了朝鮮國王李熙的“陳情書”給英方。要求英方“立即徹查”,避免悲劇重複發生。

羅豐祿還向英方暗示,盡管發生了這種令人十分“不愉快”的事,中國依然對英國的“和平努力”表示“支持”,但是一旦別的國家政要在這裏出什麼事,那些國家可能就不會向中國人這麼好說話了,希望英國對日本不要“姑息縱容”,他以日本幕末時期反對倒幕運動的孝明天皇被維新人士暗害身亡一事“提醒”英國人。日本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連殺自己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天皇都不當一回事,更何況是外國使節,千萬不要著了日本人的道兒。

急需支持地英國人當然明白中國方麵的意思,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張伯倫立刻表示要把這些事情“並案處理”,“一查到底”。給中國和朝鮮一個滿意的“交待”,可能是上回的“印度模式”的“建議”提醒了英國人不要陷入為保護日本而同其他國家發生全麵衝突的“泥沼”,張伯倫向張蔭桓暗示,英方原則上讚同中國的建議,美國方麵也可能表示同意,現在不好辦的就是這個俄德法“準同盟”了。

張伯倫又說,不希望因為這次“遇刺”事件幹擾了會議地進程,希望中朝使團成員能夠即時出席。

晚上,張蔭桓、羅豐祿、伍廷芳和金舜姬到孫綱的“病榻”(為了爭取國際輿論的“同情”。孫綱隻好“臥床不起”了)前商議,決定了下一步在會議上的行動計劃。

如果不出所料。 讓他們這麼一攪和,這次的會一定是會開得非常熱鬧的哦。

孫綱因為“受驚過度,心悸不止”,所以就不參加了,每天會議結束後,由金舜姬把會議地內容告訴他,然後他們幾個再商量該怎麼辦。

1898年6月25日,英、法、德、俄、清、美、朝“七國會議”在日本首都東京正式舉行。

會議一開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陸軍大將山縣有朋代表日本政府同與會七國在“徹底結束一切敵對行動”的“停戰協定”上簽字,宣告戰爭正式結束,日本人被告知,“如果再有任何襲擊外國人員的事件發生,都將被七國視為‘戰爭行為’,日本人將遭到可怕的報複”。

這一條是孫綱特地讓張蔭桓向其他各國政要提出來的,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認可。

這樣一來,日本人還想搞“恐怖活動”,就得尋思尋思後果了。

可沒想到這會議的第一天,就出了岔子。

會議剛剛開始,英國殖民地事務大臣張伯倫就向各國代表提出了各國共同促使日本恢複“秩序”的“倡議”,俄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立刻就提出了在各國目前占領區的基礎上“瓜分”日本的方案,由於英占區和俄占區麵積過大,他提議兩國各讓出一部分地盤,交由美國和中國及朝鮮“管理”,形成“七國共管”日本地局麵。~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