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3節(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等陳誌堅讓人把相關的信息整理出來給孫綱和江穆齊過目後,孫綱才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②本②作②品②由②思②兔②網②提②供②線②上②閱②讀②

一意主張“變法”的康有為在大力提倡實行西方“君主立憲”製度的同時,居然反對在中國實行讓民眾參政的議會製度!

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中國最先提倡民權的,可康有為居然又說,“言實施政策,則首重君權”!

中國曆史上什麼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象這種公開的“說一碼事,再說又一碼事”的“變法”,還真是不多見。

康有為們的理由是,“中國數千年之陋習未改,民智未開,驟然給予權力,斷難行通。 ”在對待這個對“維新變法”來說至關重要的“民眾參政”的問題上,康有為在他“著名”的《日本變政考》裏是這麼說的,“學校未成,知識未開,遂興議會者,取亂之道也。 學校既成,知識既開,而猶禁議會者,害治之勢也。夫議會之終不能禁,猶學校之必不能廢也”,把學校和議會硬生生混在了一起。

且不說學校教育和議會政治之間的關係是不是就可以這麼簡單的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句話本身就表明了他們對西方政情的認識簡直可以用“無知”來形容),僅就他們“抬高”自己的同時刻意的以“民智未開”為理由剝奪民間議政的呼聲(用後世的不客氣的話說,簡直是在“嘲笑人民群眾地智慧”)。 脫離廣大民眾的行為,就注定了這場“政治變革”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康有為在書裏又說,“民權必自大開民智始。民智不開,遂用民權,則舉國聾聲,守舊愈甚,取亂之道也。故立國必以議院為本。議院又必以學校為本。 ”

“中國民智未開,蚩蚩自愚。不通古今中外之故,而遂使之議政,徒增其阻撓而已。令府州縣開之,以奉宣德意、通達下情則可。日本亦至二十餘年始開議會,吾今於開國會,尚非其時也”。

康有為在這裏一個勁兒的強調中國“民智未開”,可據孫綱的了解。中國最底層民眾的教育程度確實很低,但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精英的士林紳商階層(他們可以說是底層民眾和上層建築的聯係人),其受教育程度一直都是很高地,而且近年來因為西方文化的衝擊,他們也逐漸開始注意並學習西方地科學文化知識,怎麼能用“民智未開”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一棒子打死”呢?

走“君主立憲”資本主義政體的最終目標就是開議會、行憲法、保民權,對獨裁的“君權”實行限製。 康有為的這個“首重君權”的“變法”,和真正的“君主立憲”是根本背道而馳地。

這難道也可以說是“君主立憲”?

康有為們的這個“首重君權”的“君主立憲”。政治課總不及格的孫綱好象還真就沒聽說過。

一切都是“君權”說了算,那和專製獨裁有什麼區別?

難道說康有為實際上也不知道“君主立憲”是個什麼東東不成?

要是這樣的話,這個“瞎子領路”的“維新變法”,可就太可怕了。

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就是康有為們另有什麼“目的”不成?

為什麼這些維新人士現在做地,和以前他們宣傳的差別如此之大呢?

想到這些。孫綱的心裏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由於“君權”、“憲政”這一類話題太“敏[gǎn]”,孫綱和江穆齊對望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