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3節(1 / 3)

他說的是真是假嗎?

真他奶奶的不是一般的高啊!

袁世凱這一手,比起來不戰而逃然後不得已服毒自殺的劉超佩戴宗騫等人來講,可以說高明得太多了。

“孝烏派人暗中打探過,袁氏腿部僅為彈片所劃傷,受創甚輕。”江穆齊說道,“因是坊間傳言,他後來又上書自陳,也沒有人說他什麼,榮相反而稱其為‘不可多得之員’,皇上遂以‘有大功於朝鮮,力戰拒敵,雖敗亦榮’嘉獎,後又經翁師傅和康南海等力薦,授以直隸按察使之職,皇太後特準假三月,讓其‘養苛’,賞賚優渥,可謂榮極一時。”

“原來如此。”孫綱點了點頭,心下不由得暗生警惕。

這個袁大頭,看樣子果然不是個簡單人物啊。

“孝烏以為,袁氏此人誌不在小,然觀其行事,殊不磊落,仿佛操、莽一類,”江穆齊對孫綱說道,“根本無法同大人相比,此人若為我們所用,亦需時時防之。”

“說得是。”孫綱說道,“這個人心機詭詐,城府極深,有些地方和榮相有的一拚,端的是個危險人物,我們應該嚴加提防才是。 ”

第二卷:丁酉分日補天裂 (二百三十四)和袁世凱做比較

(二百三十四)和袁世凱做比較

“不過目前他還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利於我們的舉動,”江穆齊說道,“此人極善專營,聽人說他私下裏議論,對大人評價極高,常欲和大人一見,隻是未得其便,現在戰事已息,我想他很快就會找機會來拜見大人了。”

“是嗎?”孫綱笑了笑,說道,“其實我也想見見他,看看傳說中的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江穆齊聽了他的話,又是微微一愣,不明白北洋船政大臣為什麼要用“傳說”這兩個字。

江穆齊哪裏知道,在後世,袁世凱這個名字已經成為近代中國反動政治的同義語,頭上也“閃耀”著諸如“漢奸”(出賣維新派)、“竊國大盜”(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賣國賊”(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之類的種種“光環”,每一部關於中國近代曆史的書都不能不提到他。

看孫綱好象對袁世凱很感興趣的樣子,江穆齊就順便給孫綱介紹了一下袁世凱的個人情況。

袁世凱,字慰亭,號容庵,185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袁寨,袁家世代官宦,袁世凱父祖不少都是顯貴,權重一方,象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他的叔父袁保慶官至江南鹽巡道,袁保恒官至戶部侍郎。

1876年(光緒二年)和1879年(光緒五年),袁世凱兩次鄉試都未考中。乃棄文從武,1881年5月到山東登州投奔淮軍統領吳長慶,1882年8月,朝鮮發生了“壬午兵變”,大清作為朝鮮的宗主國,立刻作出了反應,李鴻章派吳長慶率軍前往鎮壓。袁世凱當時負責前敵營務處。以整頓軍紀和鎮壓兵變有功,為朝鮮國王所看重(聽說還娶了個朝鮮美女當姨太太)。並得清政府獎敘五品同知銜。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後,吳長慶率軍回國。 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舉薦,袁世凱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12月,朝鮮“開化黨人”在日本駐漢城公使竹添一郎地支持下發動政變,捕殺“事大黨”多人,拘禁國王。宣布朝鮮“獨立”(史稱“甲申政變”),袁世凱聞訊率領清軍幹涉,使事大黨重掌政柄。日本政府借此要挾,袁世凱因而被調回國。次年,複任清政府“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並以道員升用,加三品銜。1893年,升為浙江溫處道。仍留在朝鮮。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因清軍平壤之戰失利,隨軍退回國內,旋即被派赴東北前線,協助前敵營務處總辦周馥,負責籌撥糧餉。聯絡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