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4節(1 / 3)

馭遠”號來說,“澄慶”號是福州船政局自製的鐵脅木殼結構的三桅炮艦,排水量1268噸,艦長69.47米。寬10.72米,吃水3.83米、複合式2缸蒸氣機,4座圓式鍋爐,指示功率750馬力,輸出功率200馬力,航速僅有12節。武器裝備為1門190毫米前膛鋼炮和6門50毫米後膛鋼炮,因為戰鬥力十分有限,在南洋水師是長期被當成通報艦來使用的。

“馭遠”號是江南製造總局自製地木質無防護巡洋艦。排水量2800噸。長91.4米,寬12.8米,吃水6.1米,動力采用一台臥式蒸汽機,指示馬力1800匹,航速也是12節。主要武器為2門210毫米、4門150毫米和12門120毫米舊式克虜伯後膛鋼炮(而不是速射炮),火炮布置方式和風帆時代的戰艦一樣,大都布置在兩舷,說白了,就等於是冒煙地“賣布船”。“馭遠”完工後一直在南洋水師服役,擔負長江防禦任務。 因為木製艦體的品質不佳,長期以來並未擔負重要的作戰任務。

這樣兩艘戰艦,被千裏迢迢派去支援處境危急的台灣,說是“以卵擊石”,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這兩艘戰艦被法國人打沉了。孫綱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倒是如果他們打勝了,可以說是真正的奇跡了。

可為國人心理和感情上所接受不了的是。據說這兩艘戰艦竟然是自己人怕和法國人打仗而鑿沉的!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是孫綱的真誠率直感動了蔣超英,在孫綱的一再追問下,蔣超英說出了石浦之戰的真相。

1884年8月23日,中法戰爭爆發。法國遠東艦隊於馬江一戰全殲福建水師,氣焰囂張,企圖一舉侵占台灣,但遭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而未果,法國遠東艦隊隨即開始對台灣進行封鎖。

為了打破法國人的海上封鎖,解救台灣軍民,11月1日,清廷下令南、北洋水師抽調軍艦南下援台。 11月20日,北洋水師援台之“超勇”號、“揚威”號二艦在丁汝昌的帶領下抵達上海,南洋通商大臣曾國荃亦決定派“南琛”號、“南瑞”號、“開濟”號、“澄慶”號、“馭遠”號五艦會合北洋艦隻援台,並以“開濟”號為旗艦,由提督銜總兵吳安康統帥。當時蔣超英以遊擊銜領“澄慶”艦管帶,隨艦參加了援台行動。

12月4日,因為朝鮮突然發生了由日本人背後慫恿的叛亂,日本借中國與法國交戰,無暇東顧之際,派兵協助朝鮮開化黨人政變,囚禁朝鮮國王。丁汝昌率“超勇”號、“揚威”號兩艦緊急趕赴朝鮮協助平亂。南下援台的艦隊因此隻剩南洋水師的5艘戰艦了。

1885年1月18日,南洋5艦起錨南下。7時,南洋5艦突然發現了前來截擊的由七艘戰艦組成的法國艦隊,當雙方艦隊拉近至10海裏時,“開濟”號、“南琛”號、“南瑞”號三艦因航速較快,借助晨霧的掩護避開了法國軍艦,向南逃去;“澄慶”號、“馭遠”號由於航速較慢,避入附近的石浦港。法國艦隊隨即封鎖了石浦港,開始攻擊“澄慶”號、“馭遠”號。

2月14日(除夕夜加上情人節?)深夜11時半,法國艦隊派出2艘艦載小型魚雷艇潛入石浦港。次日(大年初一)淩晨3時半,法國魚雷艇隊發現了“澄慶”號和“馭遠”號的位置。3時45分,法國魚雷艇在距“馭遠”200米處連續發射了兩枚魚雷,但都未擊中。遭到魚雷攻擊後,“澄慶”號和“馭遠”號立即開炮還擊,法國艦隊的這兩艘魚雷艇退避不及,被“澄慶”號和“馭遠”號準確的炮火擊中,在瞬間全部被擊成重傷而在海灘上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