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7章 富河往事(1 / 3)

【成立誌原創,獨家首發,閱文集團旗下創世中文、雲起書院、紅袖添香、網、言情吧等網站同步轉載!請支持正版——求收藏求打賞。】

上官致遠一覺醒來時,祠堂的天井裏已經射進秋日燦爛的陽光。祠堂是一進四重雕梁畫棟的抬梁式架構,除側置廂房,內設戲台一座外,還有中廳前後大小天井兩個,所以光線很是充足。上官致遠一骨碌爬了起來,他和視線首先落在掛在房間裏的那杆獵槍上。像這種土銃,這裏的山民幾乎家家都有一把,後來,公安部門開展了幾次收繳行動,但還是有些山民不願意上繳。

自從俞師傅把他年輕時的打獵用的獵槍放在上官致遠的房裏後,上官致遠覺得睡得比以前踏實。即使在星期六晚上,他一個人睡在祠堂裏也不怎麼害怕。俞師傅跟他說過土獵槍能驅鬼辟邪。

在外散了一會兒步,上官致遠返回了宿舍。這時,他看到俞師傅正在祠堂前重戲台旁邊的四方大天井露天青石月台上翻曬草藥。祠堂前重朝南的正門幾乎沒有打開過,前重的戲台平時很少有人過來,所以顯得是陰氣逼人。上官致遠邊和俞師傅打招呼,邊走了過去。

和俞師傅接觸得多,上官致遠慢慢知道了有關老校工的一些陳年往事,他年輕時在富水水庫裏做過飯,無獨有偶的是,老校工居然認識上官致遠的養父上官裏仁。上官裏仁在1958年做水庫時,是當時富河村民工營的會計,這事,上官致遠聽養父提起過:那幾年是他作為一個讀書人最為榮耀的日子,能參加這樣一個大型水庫的建設,並且在那個勒緊褲腰搞建設,每人每餐隻有幾兩米的日子裏,他們後勤人員卻沒有餓著。

俞師傅是隨當時山茶民工營參加水庫大壩建設的,他最先認識富河村的孫有義,因為孫有義經常去找在富河營當會計的上官裏仁唱采茶戲,當他們一唱起《山伯訪友》的經典唱段時,老校工就會跟著哼幾句。時間長了,俞師傅發現了端倪,孫有義來找當會計的上官裏仁唱采茶戲其實就是個幌子:因為當兩人一唱起來的時候,和孫有義同來的老孟頭、孫有武等人就會趁機偷走裏麵的糧食和菜蔬。

那年頭,幾乎所有人眼睛餓得發綠,更況這些在工地上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的民工。所以,才有了孫有義導演的這一幕鬧劇。

其實,傅師傅看出來了,上官裏仁也知道其中的貓膩,他隻是佯裝不知。

那年月,每人每餐隻有四兩米,五六片蘿卜、幾筷子白菜。餓得實在受不了就漫山遍野找野菜吃。要是能弄到一隻魚,那就是難得的美味佳肴!

“那時候,野菜比我現在的草藥都難找!”俞師傅一邊翻曬著地上藥材,一邊對上官致遠說,“人就像牲口一樣,見到青草都要咬上幾口;在水邊看到洗菜人丟的白菜梆子撈起來就往嘴裏塞;附近的村民來工地上賣糠粑,一會兒功夫就會被搶個一幹二淨,糠粑賣到五角、一塊還是供不應求。

正在上官致遠和俞師傅說話的時候,姚琬珺、俞晚霞等幾個女生帶著掃帚去戲台上打掃衛生,因為學校元旦文藝晚會節目彙演即將在這裏舉行。

看到戲台,上官致遠就會想到自己的養父,因為他童年有許多時光是和孫中第一起在富河村劇團走村串鄉四處演出中度過的。戲台上扮小生的養父和演花旦的孫有義叔時常會走入他的夢裏來。

“孫有義一餓得受不了就去富河村營部偷東西吃,人幹活那麼累,你說哪有興致去唱采茶戲?”俞師傅繼續說,“後來,你父親一見孫有義、老孟頭、孫有武幾個人一來就幹脆說,你們別光盯著我,你去看著那個喜歡打報告的保管。”

保管是其時已經移民到富河村的黎大牛,他見幾個人總是來營部就報告了上級,於是上官裏仁被通報批評,後來他就沒有幹會計了,在富河營成了民工。上官裏仁這才知道,自己的苦日子真正來了:身體受累不說,關鍵是餓,以往當會計時是吃喝能管個夠,就是家屬來了也管個夠,現在就是一個字:餓。

私下裏,上官裏仁經常跟挨得近的山茶民工營的俞師傅訴苦,俞師傅打心裏佩服上官裏仁仗義,為了富河劇團的一幫兄弟,硬是把自己給搭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