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0章 花季不再來(2 / 3)

“對了,聽說這富川門附近有個什麼謝墩夕照,你給我們講一下吧。”左嘉嘉也幫腔說。

謝墩夕照是富河北岸靠富川門最近的一個景點。從縣城出富川門,沿富河向東走,不到三百米,就有一座大土墩,墩下為巨岩組成,直伸河中。墩上有祠,名“疊山祠”,這是為紀念具有民族氣節的南宋義臣、詩人謝枋得所修。據說,謝枋得被元兵俘獲後,至死不降,絕食五天而亡。謝公逝世後,興國州人念其忠,就其舊居改建祠以祀之。後來毀於戰火,州人名其地為謝公墩。

當謝公在世時,就辟有簡陋書院,即疊山書院。這是我們富川曆史上最有名的書院。

其時,從遊學生,朝乾夕惕,苦學苦練;院外墩上,夕陽斜照。謝公課餘之暇,放竿垂釣。傍晚,墩旁高杆上,船會每晚派人懸一紅燈籠。入夜,燈光四射,河下來往舟楫,均以此為航標,故有興國州古八景之一“謝墩夕照”之稱。

“讀兵書懼戰,讀律書懼刑,讀儒書戰刑不懼;耕堯田憂水,耕湯田憂旱,耕心田水旱無憂。”原來這疊山書院門前有一副對聯,金老師拿起《興國州誌》對圍著他的幾個學生說,“這副對聯其實就是傳遞‘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思。”

看來,金老師還是想讓女兒讀書啊,但是他麵對這種局麵卻又不知如何是好。還是郭幫城給金老師支了一個點子:現在計算機開始進入人們的工作和學習中了,不如讓歡歡去私立大學讀個計算機專業啊。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金老師後來真的采納了郭幫城的建議,讓金歡歡去了武漢東湖大學。

金歡歡永遠記得郭幫城對她說的話:“屁大的事,過去就過去,人活一輩子哪能不犯點迷糊,富川這個地方是個小地方,走出去就會海闊天空!”

“幫城,謝謝你!”歡歡的爸爸金老師說,他盡管恨女兒不爭氣,但後來見女兒不思茶飯,每天以淚洗麵,心也軟了。也怪自己,對女兒太嚴格,總想望女成鳳,給孩子的壓力太大,所以孩子一時糊塗做了錯事。

有了郭幫城的鼓勵和支招,金歡歡才作出了去武漢東湖私立大學念書的決定。所以,真正讓她鼓起勇氣重新開始新的生活的人是郭幫城。

大學畢業後,金歡歡毫不猶豫地直奔廣州,一來舅舅在這裏,二來,在廣州可以去廣州美院看郭幫城。

快到東莞宵邊電影院了,孟峰看到到有許多學生成群結隊的往電影院的方向走去。

“這是怎麼啦,怎麼這麼多的學生?”金歡歡問。

“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是組織來看電影的吧。”孟峰於是加快了腳步,金歡歡都有點跟不上了。

宵邊電影院裏,盡管是白天,但由於是周末,來看電影的還是很多。不過,孟峰和金歡歡發現裏麵除了外來打工者,還有許多學生坐在那裏。

電影開演了,寬大的影幕上一開始就是墨綠色背景襯映出“深圳影業公司”幾個立體銀色大字。

“我今年十六歲,和這座城市同齡,十六歲的城市真美,可十六歲的人生除了美麗的花季,還有泥濘的雨季。”一個略顯稚嫩的女生的開場白,推出字幕:花季·雨季。

這是根據深圳女作家鬱秀的同名改編的電影。十歲來深圳,出生於1974年的她,1990年寫成這篇時才十六歲。

“孟峰,這是帶我來重溫昨日舊夢啊。你沒看見電影院裏都是十六七歲的中學生啊。”金歡歡剛看完開頭對孟峰說。

“重溫花季雨季,也未嚐不可啊。”孟峰說,“這個作者可是和我們同時代的人。”

“看到這個電影我就想起《十六歲的花季》的電視連續劇,那時我們正上高中看是正當其時,總能產生共鳴。”金歡歡說的《十六歲的花季》是九十年代初播出的一部在少男少女中產生很大反響的上海本土電視劇。

“這個各有千秋吧,其實作者和我們是同時代的人,所反映的事情也是我們同時代的事,社會背景自然環境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更能產生共鳴。”孟峰記得《十六歲的花季》當年米瓊好像特別喜歡看。其實,今天看這個電影《花季·雨季》,他還有一個念頭就想借機了解一下深圳特區學校教育狀況和關內市井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