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1章 映雪遺風落帽山(1 / 3)

【成立誌原創,獨家首發,閱文集團旗下創世中文、雲起書院、紅袖添香、網、言情吧等網站同步轉載!請支持正版——求收藏求打賞。】

目送薑菲打了一出租車遠去,上官致遠開始有點懊悔起來。

在火車餐車吃飯時,薑菲就不停問上官致遠來南方有什麼打算,有沒有熟識的老鄉或是朋友。上官致遠說他在南方有熟人,工作的事也不用愁,大不了就去當保安。

其實,上官致遠也是這樣一說,心急火燎的來了南方,下了火車他還真是找不著北了。如果剛才和薑菲一起到深圳平湖,不管怎麼說去了總有個落腳的地方。

虎年春節的第一天,神州普天同慶,全國萬家團圓,可上官致遠的內心絲毫感受不到節日的氣氛。

走在南國繁華的大街上,看到那高樓鱗次櫛比的現代化都市,感受著腳下這片熱土在現代文明嬗變中散發出來的日新月異的氣息,而這種感覺是在內地的山村裏全然體會不到的,於是他暫時迷醉在這種人間喧囂和繁華之中。

在上官致遠的口袋中有兩個電話號碼,一個是孟峰的,另外一個是原山茶中學語文教師俞美詩的。俞美詩在《中山交安報》當編輯,想到和俞美詩從未謀麵,上官致遠也不好意思輕易去找他,何況俞美詩在中山。即便是孟峰,現在也不一定就在珠三角,說不定回家過年了。

想到這裏,上官致遠覺得自己這次出來實在是太倉促了,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他此時算是有了深刻的體會。

怎麼辦,到底是何去何從?這時,他腦海中想到了一個人名字:孫中第。這也是奇怪,每每到了人生的關口,上官致遠總是會想到孫中第。幼小時,兩人的父親是戲台上的搭檔,兩人也好得就像親兄弟,在陽辛念初中也是同睡一個床,同蓋一床被。那一年,上官致遠不想念書了,在富川一中上學的孫中第信一到,上官致遠就打點行裝去了朝陽高中。

牛年的年底,上官致遠也是在富河村聽聞有人說孫中第已經沒有在長江跑貨船了,他已經到了廣東,並且混得風生水起。本來,上官致遠想到孫有義叔那裏把孫中第的地址弄到手,可是沒想到孫有義告訴他一個驚天的秘密。

那天,已經從山茶中學放寒假回村的上官致遠去了孫家灣孫有義家。孫家灣離富河坪比較近,翻過那形如奔馬的天馬嶺便是,大概十五分鍾的路程。一進灣子,上官致遠就看到孫氏宗祠那門楣上方“映雪遺風”四個大字。宗祠的門楣題字匾額堂號主要是反映姓氏的起源和祖居地,以明木本水源之所自;或是家族的榮耀和顯赫,籍以緬懷先祖創業垂統,思所繼繩振發,裕後光前;亦或是做人的修身和處世,世道的稱譽和希冀……總之它是一個古老悠遠姓氏的光榮標誌,也是約定俗成的代稱。

孫康映雪車胤囊螢這些典故,上官致遠耳熟能詳,而這些典故中的故事人物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們的兒孫後輩就生活在我們當中。

那一年,上官致遠不想去念書了,孫中第應上官裏仁老師之請寫了一封信。孫中第在信中說:致遠,我一直知道你有一個夢想,就是想當個作家,但是,當作家談何容易,如果說你寫的作品是一杯水,那你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的容量。學海無涯,大道至簡,如果你真有自己的文學理想和規劃,你就得去讀書!

其實,也正是這句話擊中了上官致遠的軟肋,這個世上也隻有孫中第才了解上官致遠,知道想要的是什麼,知道他的秉性和天賦。信中的結尾用了孫氏先輩孫康映雪還有車胤囊螢的典故來激勵他,上官致遠被孫中第的信給徹底說服了。

孫家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自然灣,遠處富河繞村而過,村口是三棵千年古柏,每到盛夏,濃蔭匝地,涼風習習,男女老少都喜歡在此納涼歇息;樹旁是一口泉水經年不幹,井的四周青石鋪地,那用石頭砌起護欄,似在守護這一汪碧水。整個村落茂林秀竹綠樹成蔭,阡陌縱橫屋舍儼然,黃發垂髫怡然自得,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如果說,富河坪是富河村的中心,那麼孫氏宗祠就是孫家灣的中心,整個灣子的房屋都是圍繞孫氏宗祠而建的,祠前是一口清澈見底的水塘,灣子四周的水都會彙集到此再由暗溝排到富河。鄂南民居建築大屋凸顯四水歸堂的特色在這裏得到很好的體現。

到孫家灣必須要經過富河村小學,孫有福這幾天還在新竣工的教學樓忙活。

雖然教學樓已經交付使用,可是還沒有收尾,三樓的玻璃都還沒有來得及裝,而春節過後,富河村就要舉行新教學樓落成典禮,他必須得趕年前把活幹完。

“致遠,回來了?”孫有福難得主動和上官致遠打招呼,他隱隱約約聽說上官致遠在一個地方教著書。

“這老學校原來離孫家灣近,現在倒好,做到鍾家寨腳下了。”孫有文平時沒事都會來新教學樓看看,他年輕的時候教過書,早年在鍾家寨的一個榨山茶油的廢棄油榨房裏給學生上課,後來又在賴氏支祠裏教過。臨老了硬是看到了一座三層教學樓拔地而起,不由總是唏噓感慨,這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