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7章(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時在北城門外駐守的黃巾軍已經發現周恒軍的到來,可這群人麵對突然襲來的漢軍,本能反應便不如周恒第一次遇見的黃巾軍那麼遲鈍了,這群人已經拿起了地上的武器,做好作戰的準備已應對迎麵襲來的敵人,顯然這群黃巾軍屬於經曆過戰爭老兵了。

而周恒的義勇兵經過這數日來的多場戰鬥,已經勉強有些正規軍的模樣。加上連日來的數場戰鬥都是已義勇軍勝利為結尾,如此便使義勇兵有些許被勝利衝昏了的頭腦的跡象。也因此,現在正是義勇軍士氣如虹的時候,因為在義勇兵一致認為,眼前這群黃巾賊與自己日前遇到的那些黃巾賊根本沒有區別,全部僅是隻會拿著耕作的工具在戰鬥的農民而已。義勇兵心中非常清楚,黃巾反賊所謂的武器隻要沒能擊中自己的頭部或者是其它重要的部位,則完全無法對自己的生命造成威脅。而自己的武器卻能輕易地結束這群連鎧甲都沒有的人,這些經驗是義勇軍經過數場戰鬥後分析得來的。所以,義勇軍根本無任何懼意。雖則如此便是驕兵,但卻是不敗。雙方的戰力真的相差太遠。

常言道,“驕兵必敗”,可得分時候。如今義勇軍已有“三勝”,其一便是以上所言的“士氣”優勢。此為一勝

其二,便義勇軍士卒對於這場戰爭的勝利的渴望。義勇軍目的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若想守護自己的家園,就必須戰勝眼前這些黃巾賊。因此每個義勇軍都拚了老命。因為義勇軍不想失去家園,便更奮力殺敵,而黃巾軍一方的士卒則僅為了能早些進入城中,得到更多的糧食。可這渴望讓他們產生的“戰意”遠不如義勇兵。所以,義勇軍有“戰意”優勢。此為“二勝”

其三,為軍心,除了作戰的目的,還有一種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便是“出師之名”,亦屬“戰意”一類,如此,稱為軍心,軍心是一支部隊精神支柱。為何史冊裏記載的諸侯們出兵前都要為自己製造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呢。便是為了團結軍心,為士兵們找一個作戰的理由。說起來,這東西很虛無,冒似可又可無,其實不然。比如說日後的曹丞相,劉皇叔兩人對戰,丞相說自己是“奉旨討賊”,皇叔則說自己是“奉天子密詔討賊”。還有日後明政權時期的燕王朱棣公然的起兵造反一事,也天下人皆知的事實,大家都懂燕王造反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建文帝要削藩,可是燕王依然打著正義的旗號“清君側,靖內難”。以上所說的人為何如此,莫非這些人無聊到必須找個理由麼。非也,其實是因為他們都需要“出師有名”讓手下人,讓天下人信服而做的幌子,因為“出師無名”會影響到士兵戰鬥意誌,士兵們雖然跟隨諸侯,但士兵們都是人,人與畜生有何分在於,人是有理性,有良知的,哪怕隻字不識的“村夫”。亦懂分事情善惡,若“出師無名”,心則虛,哪個人做了惡事,還會大聲宣揚出去的?會主動拿自己的惡行宣揚出去的,便是無恥,畜生。哪怕因懶惰論為賊盜之人亦有羞恥感,隨作惡行,但心中多少會有羞恥感。正因如此,諸侯們便要為己方“出師有名”。讓自己和拚命的士卒良心上過得去,最簡單的說法便是找為自己一個行動的理由。否則連為何而戰鬥不知的軍隊,有何動力。連那地痞流氓要無緣故地去欺負人,也會說上一句,“老子看你不順眼”吧,何況是軍隊,所以諸侯們製造的所謂出師名義,個個名義上都是正氣淩然的,皆是想讓士卒們知道為何而戰,亦能安慰士卒,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做惡事。不然試想一下,一支部隊的士兵,連自己為何而戰都搞不懂,又或者整支軍隊都覺得自己在行惡事,如此一來要取得戰爭的勝利,簡直是天荒夜談。所以,義勇軍為國而戰。乃正義之師。雖黃巾軍稱蒼天已死,黃巾當立,可畢竟隻是近期才形成的觀念。其影響不足已撼動“漢正統”的威名,如現時代的人民基本都認為全宇宙隻有地球適合才有人類的存在。可若是突然有一個科學家稱自己發現了另一個存在人類的星球,人民第一反應普遍都是對此想法產生質疑,不敢否認,卻亦難即時認同。總抱著懷疑的態度去觀望,絕大部份人都會選擇相信前者,此比如便如“漢”政權與“黃巾”政權的存在。如此為“名義”的優勢。為其“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