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3 / 3)

接下來都是些噓寒問暖的話,隨後便是埋怨的責言,怪其如何如何之類。周恒笑嗬嗬地聽完家人這些埋怨的話,心暖暖的,在這裏生活的十七年,他已經融入了這個家庭中。

剛才眾人從沉迷於周恒的歸來中,現在心情已經平複下來,周衛的疑問便來了“恒兒,現宛城已為那反賊所圍,兒如何進得城來,莫非那反賊已經退去?”

周恒回答道“非也,反賊仍舊圍於城外,恒兒乃是擊退北門反賊。。。。。。。。。。”

隨即,周恒給家人把這十數日發生的事都說了一遍,把出征複陽,然後收到宛城被圍的消息,回宛城後刺殺張曼成的事都簡單介紹了一下,當聽到周恒闖入賊營中刺殺主帥的時候。大家都繃緊了神經,放下懸在半空的心又再次懸了起身,周恒的母親還馬上想給周恒全身檢查一番,看下寶貝兒子有沒哪裏受傷了。眾人分析後都知道,周恒做刺殺這般危險之事,全因為解救宛城之險,為了製造機會進城救自己,否則為何還不遠逃。

周衛分析到此處便大怒了,言道“恒兒,汝平日聰慧無比,此次為何有此愚蠢之行。莫非汝當真觀不出此形勢是好亦壞乎,現宛城城危,爾理應投洛陽處避難而去,待日後宛城之危已解,便可回來,若宛城失陷,周家無幸免,恒兒仍能為周家傳繼香火。可如今,爾卻主動回宛城,自己亦身陷城中,若那反賊破城,則無一幸免矣”

“父親,恒兒為堂堂大丈夫,自是頂天立地。上孝父母,下報國家。而如今父母皆為惡賊所困,若獨自逃命而去,那與禽獸何異,父親皆因聽信恒而之言才至於此,致父母身致險處全乃恒兒之過,本經以萬分內疚,若父母有失,恒愧對天地。豈能獨自逃命”周恒道。不過他倒不認為當初逃往洛陽就是安全的。因為路上真的是比留在宛城更險。

“哎,恒兒無需內疚矣,為父亦是深思後才做此決斷,與恒兒無關。而恒兒孝心,為父豈會不明,為父怪你皆因懼怕如宛城失陷,周家若無人幸免,燈火無繼矣”周衛歎息道,不過隨即想了下又道“可如今恒兒已殺那黃巾賊首,城危已解矣”

“不然”隨即周恒把和褚貢說的話再重複了一遍,他倒不是想讓父母繼續憂心,而是讓他們做好準備,萬一宛城有失,便裝作平民先保性命,此時周恒也不敢說一定能撐到朝廷的援軍到來,說老實的,周恒自己其實不後悔留在宛城。可是卻後悔讓家人也留了下來。說到底,是被自己的“先知”的技能禍害了。周恒對黃巾之亂的了解隻是一個大致,隻知道起因和結果,以及某些戰爭的橋段。周恒一直認為主戰場在潁川,宛城這邊不會有什麼大狀況的。可是事實演變成與他所知根本大不相同。

南陽這邊的形勢也非常不好,周恒並沒了解到這段曆史,因為他對漢末三國的關注都被中後期吸引了。周恒是小小曆史迷,不是三國迷,所以他並沒有故意對漢末三國做過深入的了解。如果他知道曆史上宛城在黃巾之亂之時其實是失陷過的,那說什麼也讓家人先避難洛陽了。就算周恒隻知曉曆史書上記載宛城在黃巾之亂的某些情況,不知是否失守過,那他也會讓家人避難洛陽了,因為周恒穿越,其實發現很多東西都與自己所知有很大的距離的。曆史畢竟是曆史。但可惜,周恒並不知道宛城這段。所以,有了今天。周恒已經決定,萬一宛城失守了。拚命也要保證父母的安全。

聽到周恒的分析後,家裏的氣氛也低了下來。不過隨即周恒安慰大家道,“父親不必過於擔憂,現今之勢仍在掌握之中,孩兒之所以行那刺殺之計,除去為己製造進城之機,亦有其餘好處,否則孩兒豈會如此,現今反賊處於群龍無首之機,不少流民趁機逃跑已至反賊兵力減少。而反賊內部亦在爭奪賊帥一位,或許待其爭奪完畢,朝廷救兵已到”

“望隨後之事真如恒兒所料便好,恒兒亦勞累矣。用食後便去沐浴更衣,好生休息一番”周衛道。

不過周恒用完午膳後又出了家門。本來是打算到義勇軍那邊交代一下,可走到一半卻發現這褚貢的告民書已經下來了。本來這宛城就人心惶惶,守軍士氣也不高,雖然個個抱著死戰的決心。如今難得有些事跡可以穩定民心,又可提升一下低落的守軍士氣,褚貢當然馬上就做了,不得不說,還做得非常地快,而且還做得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