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節(1 / 2)

了。

林雪嫻他們這個演出分隊帶隊的人是林峰,他帶領著演員們魚貫下車,那些演唱家們笑容滿麵地與士兵們一一握手,他們經常在部隊裏演出,下麵的官兵們都認識他們,都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像林雪嫻、蔣瑩她們這些學員兵們,士兵們對她們還很陌生,但是對她們的到來也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歡迎。

短暫的歡迎儀式結束後,演出分隊開始組織自己的演員們卸樂器、道具和服裝箱子,布置演出舞台。他們在團部操場的主席台上搭出了一個簡易的舞台,雖然簡易,卻不失盛大,上麵還被士兵們掛出了熱烈歡迎文工團演出隊字樣的紅布條幅。

學員們紛紛抬箱子、卸箱子,幹得滿頭大汗,弄完這一切後,時間剛好到了中午的吃飯時間,林峰集合了隊伍,對隊員們宣布說:“大家吃完午飯後,下午可以自由活動,但是自由活動也不要亂跑,要遵守部隊裏的紀律,下午四點半準時在這裏集合,不許遲到……”

團部一早為演出隊騰出了幾間屋子作為演員們休息的宿舍,吃過了午飯,隊員們一個個拆了背包鋪了地鋪,準備休息一下,迎接晚上的演出。

戴玉青吃完飯後,向團裏一名老兵模樣的人打聽李浩然的消息。

“同誌,我想向您打聽一個人——咱們團有一個叫李浩然的人嗎?”

“有啊,你問的那個李浩然是來自XX桐柏山公社的嗎?”

“對對,我倆都是那個地方的人,他是我老鄉。”

“他在偵察連,是二班的班長。”

“您認識他嗎?”戴玉青道。

“當然認識了,我們團的人誰不認識他啊——別說我們團,就是在師裏、軍裏,大家也都知道他呀!”

“為什麼?”

“他五公裏武裝越野軍裏第一,射擊第二,四百米越障第一,十公裏武裝泅渡第一,他就是兵王,你知道不知道?”

“真的麼?”戴玉青興奮得臉都紅了。

“你是軍區文工團的舞蹈兵吧?”

“對。”

“你們那個地方挺能出人才的呀!”老兵開玩笑道。

“我哪算什麼人才!”戴玉青連忙說。

“你……現在要去找你老鄉嗎?”

“不不,我等演出完再去找他吧!”

79、

以林雪嫻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來看,七十年代其實是中國軍事上最為脆弱的時代。

隨著中蘇兩國關係惡化,中國完全失去了先進的常規武器裝備和技術的來源。此時,中國還沒有能力自行研製和發展新型的炮兵武器,對引進的武器也需要在工藝上和技術上進行消化。

前世時,她從未考慮過這些事情,隻是憑外界的宣傳知道中國的武裝部隊和民兵總兵力人數遠遠超過世界任何超級大國。重生一次後,她才明白這一切並不像她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數年前的珍寶島事件中,蘇軍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就集結了集團軍規模的裝甲群,而解放軍大批增援部隊還在林海雪原中艱難跋涉,拚命趕往邊境。

蘇聯作戰師已經完全摩托化或裝甲化,他們的摩托化遠不隻是徒步的步兵能夠搭乘一段載重卡車行軍,而是完全搭乘裝甲車或步兵戰車進行摩托化行軍和作戰。

同一時期,多數的解放軍步兵團卻並沒有實現摩托化,許多步兵團依靠徒步或者分段搭乘軍區及其他軍事運輸單位的載重卡車行軍,團屬炮兵很少配備需要車輛牽引的火炮,僅有某些摩托化步兵團的炮連配備122毫米榴彈炮和配備的車輛,絕大多數依靠徒步行軍的步兵團炮連則配備100毫米迫擊炮。

六十年代初期,中國的戰略原則被定為“誘敵深入,打人民戰爭”。數量龐大的常備軍和民兵成為支持這一戰略原則的要素。這個原則表明,中國在遭遇大規模入侵時,將放棄在邊境地帶進行大規模的抗擊,轉而在內地對入侵之敵進行不分前後方的長期的人民戰爭。這是符合當時國情的戰略原則,同時也是非常無奈的戰略原則。

日本學者江田俊一認為:誘敵深入表明中國軍事力量沒有在邊境地區殲滅敵人的能力,而人民戰爭和持久戰則體現中國沒有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的能力。

七十年代時這種情況並未好轉,各行業生產陷入了混亂和停頓,即便生產,質量也沒有保障,大量的裝備需要返修和退回,使得本已薄弱的生產能力不堪重負。在北方鄰國大規模裝甲集群和火力戰樣式的入侵威脅下,解放軍依舊需要依托大量的步兵進行反侵略戰爭準備……

很多人評價七十年代是中國動蕩的時代,貧窮、混亂和落後是那個時代的特色,抱怨青春在狂熱中被荒廢,生活充滿艱辛和傷痕。其實那也是中國最幸運的時代——大規模戰爭與中國擦肩而過。

後世的人經常說,八十年代開花,九十年代結果,什麼事卻都是醞釀於七十年代。九十年代一係列新型武器型號和理論的出現,正是從七十年代始一大批默默工作的人的努力結果。回顧那個在貧窮落後中艱難奮鬥的年代令人感傷,這正是一個國家成長的代價。至少,在林雪嫻看來,以後的人們不應該忘記這個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