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章 全是大魚?!(1 / 2)

原來這並不顯眼的羊皮紙上,赫然印著的,便是中國國土防務地圖。

然而,在雄雞的腹中,卻形形色色的點綴著各種其他顏色的小點,如同一個個隱藏在體內的定時炸彈,在漫天血紅的掩護下,靜靜地蟄伏著;就像是黑夜中整裝待發的騎士,勇猛卻不魯莽。。。。。。

同時,幾乎在所有人的麵前,都平放著一本褐色的小冊子,靜靜地躺在會議室的書桌上,上麵赫然大字寫的分明:征討清國方略!

他們的身邊,則整齊劃一的守護著全副武裝的海軍官兵,一律佩戴實彈、全副武裝。顯然,是為了這些人員的人身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件。

在會議室的最北方,則筆直的站立著一名身著白色海軍軍裝的老者,雖然年齡已經有些老邁,卻依舊難掩他的那股從骨子裏散發出的英氣。

老者雙手合十向下、以手掌之間的縫隙控製著一把通體金色、刀鞘上鐫刻著金黃色菊瓣花紋的武士刀;雙腿自然的合並在一起,又在膝蓋以下呈八字分開,以兩隻黑色的皮鞋作為終點,頗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一身白色海軍軍裝穿在身上,仿佛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擁有著作為軍人靈魂的原有的霸氣!

這名老者,便是在整個日本抖抖手便能夠翻雲覆雨的人物,也是這一次新井有貢的第一保護對象,現任的日本海軍軍務局局長、帝國海軍的優秀統帥——樺山資紀海軍中將。

。。。。。。

樺山資紀,1837年出生於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 ,本姓橋口,名覺之進。他有一個哥哥就是死在寺田屋事件中的橋口傳藏,他後被樺山四郎右衛門收為養子,改名樺山資紀。

成年後誌願從軍。1871年任陸軍大隊長。琉球漁船失事漂流台灣,漁民被恒春一帶的原住民殺害時,樺山資紀主張出兵台灣。1873年與海軍通譯水野遵等人到台灣偵察。1874年日本派兵征討牡丹社時,以陸軍少佐隨西鄉從道出征。

次年任陸軍省第二局長。1876年任熊本鎮台幕僚參謀長兼熊本衛戍司令官,西南戰爭時期輔佐穀幹城死守熊本城,戰後成為警視總監,1884年陸軍少將轉為海軍少將,以功封子爵。翌年,晉海軍中將,任海軍省軍務局長、海軍次官。。。。。。

而除了他以外,其他聚在這裏的人也大都來曆不凡,在整個日本軍界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伊東祐亨,生於1843年6月九日,祖先為飫肥藩主伊東氏.家徽庵木瓜.父親伊東佑典,薩摩藩藩士.伊東佑亨初名金次郎,後改名四郎右衛門,又改名四郎,最後改為佑亨。

伊東祐亨自幼對海軍感興趣,在江川英龍的學校學炮兵,後入勝海舟的神戸海軍操練所與阪本龍馬、陸奧宗光共同學航海。薩英戰爭時從軍.參加過戊辰戰爭。明治維新後加入政府海軍,1871年(明治4年)任海軍大尉,1877年任日進號艦長輔.1882年任海軍大佐,先後任龍驤、扶桑、比睿等艦隻艦長。。。。。。

乃木希典,出生於日本東京。 係長州藩士乃木希次第三子,自幼的基本教育是武士道精神與儒學忠君思想,作為躋身長川藩陸軍高級將領的乃木希典,其指揮作戰隻能以古典或陳舊來形容。

日本在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年)開始實施效忠天皇“親兵製度”,組建中央統帥的直轄部隊,從薩摩藩(鹿兒島)、長州藩(山口縣)、土佐藩(高知縣)三處征集將兵,以藩兵身份遴選為天皇“親兵”。1877年在鎮壓西鄉隆盛反叛的西南戰爭中,身為第十四聯隊少佐聯隊長的乃木率軍向熊本增援,在中途便被敵擊潰,大部被殲,聯隊軍旗都被叛軍奪走,當時日本軍方對部隊官兵已開始采取軍國教育了,認為軍旗是部隊的象征,是生命和榮譽的標識,是萬萬不能丟的。乃木作為聯隊長在戰場上丟掉了聯隊旗,覺得無顏活著,便使起武士道的精神,揚言要自殺殉旗殉天皇,後被好友兒玉源太郎和山縣有朋勸阻。申請天皇赦免,因為自責的乃木染上酒癮,經常借酒消愁。此時,他正搭乘“平城丸”號前往歐洲留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