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2章 奇特的新式軍服(下)(1 / 2)

北洋海軍在正式成軍之前,稱為北洋水師,包括軍服在內的各項規章製度,與其他的3支近代化艦隊略同,大都采用勇營的號衣。但是隨著與西方海軍的交流漸多,以及實際作業訓練中的感受體會,這支效法英國海軍,以蒸汽化艦船作為主要裝備的艦隊,在服裝製度上,也一改中國上千年以來延續的“號衣”樣式,開始向近代化方向過渡。

1882年夏,為了辨等級、壯觀瞻,與列強海軍接軌。由時任北洋水師統領丁汝昌組織人員,在參考英國海軍軍服的基礎上擬定起草,並經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批準,頒行了中國第一部海軍服裝規範《北洋水師號衣圖說》,而這可能也是中國第一部近代化的軍服規範。

考慮到與傳統官場接軌,擔心過於西洋化的裝束難以被接收,不夠“壯觀”。北洋水師的軍官另有禮服規範,主要區別在於軍帽樣式的不同,即遇到重大慶典活動時,會改用經過改良的傳統官帽。清朝官員的傳統官帽主要分涼帽和暖帽。涼帽為鬥笠狀,帽頂裝飾紅纓絡和頂戴,還可加裝象征地位榮譽的翎羽,一般為春夏季節使用,但是這種帽子容易遮擋視線,且在艦上使用望遠鏡、操作火炮機器時都極為不便,因而沒有被北洋水師采用。

北洋水師使用的是經過改良的暖帽,暖帽原本是清朝官員秋冬季節的官帽,類似船形,帽簷向上,帽頂同樣可以裝飾頂戴翎羽?????北洋水師“鎮海”號炮艦管帶曾別出心裁到帽鋪定製過一頂“其邊沿陡起,較時樣稍窄,翎亦短小”的暖帽,經過試用非常便利,於是被丁汝昌采納到了圖說之中,成為海軍遇到禮節活動時的???帽,不分季節一律使用。

水手夫役是北洋水師中的基層水兵群體,人數眾多,上衣和軍褲的顏色質料一致,麵臨為棉布,春秋冬三季的顏色是海軍藍,夏季則是一身白色軍服,因為一年中很長時間穿著的都是藍色軍服,艦隊中的洋員教習習慣把水兵稱為blue jacket。水兵軍服上衣的樣式和軍官服相近,也是中式的號衣模樣,隻是少了很多軍官服上的華麗裝飾,黑色鑲邊的圖案相對簡單,範圍隻有胸口、袖口、肩頭三處。

水兵製服上較有特點的部位有兩處。一是在軍服的領子上,左右各用金線繡有所在軍艦的名稱。另一處是水兵服的臂章,與軍官服參考西方的軍銜符號製度一樣,水兵府也參考了西方的類似製度,配有區別水兵職務高低和工作崗位的“花”,即臂章,這可能也是中國軍隊使用這種軍銜識別形式的開始。

水兵佩戴的臂章為方形,底色、質料和軍服保持一致,臂章上用金線繡出各種識別符號。主要分為航海和作戰部門的水手頭(水手長)、練勇(練兵)、水手(正式水兵),輪機部門的升火、管油、管汽、鍋爐匠,信號部門的管等、管旗、號手,其他技術部門的魚雷匠(魚雷士官)、木匠、鐵匠、銅匠、皮匠、帆匠、電匠等。圖案的形式也充滿民族特色,極為形象直觀,例如魚雷士官的符號是鯉魚,鐵匠的是鐵砧,升火的是煤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