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7章 海防籌議(1 / 2)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題記

第116章 海防籌議

“就在這內憂外患不斷,東南沿海與西北邊疆一同遭受戰爭苦難和淪陷威脅的時候,我大清朝廷內部,也正進行著一場關於一場海防和塞防之爭的大討論——”

“當時,朝中主要分成了兩派,堅持著自己的觀點——”

蕭逸輕輕一頓,而後清了清嗓子,正正衣襟,朗聲說道:

“以李鴻章李大人為首的一派,則是就大清國當時的實際國情出發,做出了係統的論斷——”

“他們認為——當代我中華所遭受的周遭劫難,或是英國鴉片之利,或是法國開國之說,無不來自於滄海大洋;究其根本,還在於海軍。”

“因此,這些大臣主張放棄西北塞防,鞏固東南海防,禦敵於國門之外……”

“而朝堂之上的另一派,則是以左宗棠左大人為首,他們認為海防固然重要,但是塞防卻也不能自撤藩籬,因而主張海防和塞防並舉!”

說話間,蕭逸的思緒仿佛已經穿越了十年,到了那個內憂外患層層疊疊,國家民族百廢待興的時代。

當時,為了使上上下下數十名文武百官、王公大臣的信服,李鴻章甚至還上了一道《籌議海防折》,內容大抵如此:

曆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裏,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裏!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製,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外患之乘,變幻如此,而我猶欲以成法製之,譬如醫者療疾不問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誠未見其效也。

庚申以後,夷勢駸駸內向,薄海冠帶之倫,莫不發憤慷慨,爭言驅逐。局外之訾議,既不悉局中之艱難;及詢以自強何術?禦侮何能?則茫然靡所依據。

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決勝者,若彼之所長己之所短尚未探討明白,但欲逞意氣於孤注之擲,豈非祖國事如兒戲耶!

臣雖愚悶,從事軍中十餘年,向不敢畏縮,自甘貽憂君父。惟洋務涉曆頗久,聞見稍廣,於彼己長短相形之處,知之較深。

而環願當世餉力人才實有未逮,又多拘於成法,牽於眾議,雖欲振奮而末由。易曰:“窮則變,變則通。”蓋不變通則戰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

“想必這最後的結果,列位同僚也都一清二楚;沒錯,李鴻章李大人所說固然有理,但是未免有些偏激;因而太後與皇上在仔細斟酌利弊之後,決定采取時任陝甘總督左宗棠大人的議題,做出了海防與塞防並舉的決策……”

“不過,李鴻章大人的一番心血並沒有白費,也正是因為他的爭取,朝廷才逐漸認識到了海防與海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