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0章 以訛傳訛(1 / 3)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裏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題記

第119章 以訛傳訛

蕭逸接下來所說的,自然就是從北洋海軍建立的曲折曆程,還有社會各界以及滿朝文武、封疆大吏甚至是上位者對於建立這樣一支海軍的非議,還有曆史上人們對於北洋海軍的曲解來說的。

顯然,從客觀的角度上說,這確實有為北洋海軍正名的成分。

因為蕭逸來自於現代,因而對於曆史評論家以及日本單方麵、對於這樣一支禦侮自強的海軍的曲解,比之這些什麼都不知道,也全然無法預料自己命運的海軍官兵,更加的感同身受。

就蕭逸而言,在現代,自然最讓他覺得義憤填膺、頗為不平的,就是那人人口耳相傳,幾乎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北洋海軍“主炮晾衣說”……

故事稱,北洋艦隊在訪日期間,被日方軍官東鄉平八郎看到主炮上晾曬了衣物,由此論證軍律渙散,注定打不贏戰鬥。

連史學大家唐德剛在其著名的《晚清七十年》中,都有此記述。然而這則在現代流傳極廣,經常被引用的故事,實際是一則徹頭徹尾荒唐的謠言。

後來經過史學家的追根溯源,才逐漸澄清了這一曆史真相。

1867年出生於日本佐賀縣的小笠原長生,早年加入日本海軍,甲午戰爭時曾在“高千穗”號巡洋艦上擔任分隊長,參加過黃海大東溝海戰。

他還經曆了日俄戰爭等重大事件,一直到1919年,以海軍少將身份正式退役。

退休後,小笠原開始全身心投入自己充滿興趣的文學創作。

早在日俄戰爭時,小笠原就對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他創作的內容幾乎都以東鄉平八郎為主體。

由於著作量大、而且言辭間誇張、溢美,將東鄉平八郎神化,以至於在日本國內都有很多人實在是看不下去,稱他為“東鄉的跟班”、“吹鼓手小笠原”。

北洋海軍訪日期間軍艦火炮上曬衣的故事,就出自小笠原吹捧東鄉平八郎的代表作《聖將東鄉全傳》,書中提到了1891年北洋艦隊訪日的情形。

1891年,俄國皇太子訪日期間遇刺,日俄關係驟然緊張。深恐遭到俄國武裝報複的日本政府,屢屢邀請中國北洋艦隊訪日,希望以此對外營造中日軍事結盟的印象。

應日方所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定遠”等六艘軍艦從威海出發,於當年7月初抵達日本本土,航跡遍及神戶、長崎、東京等地。

《聖將東鄉全傳》中提及此事後,引出了一段故事。

稱多年後,作者小笠原曾聽東鄉平八郎說:“‘平遠’因為故障而入港修理,我在岸邊看到一門炮上曬著衣物,很不整潔……”其弦外之音無非是借此證明中國海軍的軍紀渙散。

這則故事,隻要稍加考證,就很容易弄清其可信度如何。

1891年6月25日,丁汝昌在率隊訪日行前,曾致信旅順基地官員劉含芳、龔照璵,通報了自己赴日、以及留防軍艦的安排:“明日帶同定、鎮、致、靖、經、來六船前往東洋一帶操巡,所有留防之‘平遠’、‘濟遠’,當令先後乘間前去進塢……”

從這份書信可以明白地看到,丁汝昌所率前往日本的軍艦是“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六艘主力艦,“平遠”根本沒有去日本,而是留防在國內。

一天後,北洋大臣李鴻章向總理衙門通報海軍訪日,“日本屢請我兵船往巡修好,現派海軍提督丁汝昌統‘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鐵、快船,於五月二十日開赴日本之馬關,由內海至東京……” 清單中也沒有“平遠”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