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8章 薛家大院(1 / 2)

第157章 薛家大院

遠東,英屬殖民地新加坡市。

新加坡薛家,祖籍浙江杭州。

薛府,位於新加坡城東部,新加坡河入海口以北,占地數百畝,規模宏大、建造精湛、巧奪天工。

明朝時,薛家曾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製茗於武夷山,紮莊於恰克圖,拓開萬裏茶路,經銷蒙俄北歐。

綿延二百餘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明末清初對俄貿易之富裕世家。

薛家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於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

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

更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於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鹹明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明朝末年社會動蕩,恰逢闖王李自成叛亂及滿清韃子入關,薛家始祖迫不得已便移民南洋,於新加坡經營茶道,立業數百年,根基雄厚、生意興隆。

而這座薛家大院,亦是耗銀如水,由第一代薛家移民之後的家主薛申所建。

薛家深宅大院百餘處,房屋四千餘間,樓房五十餘幢,占地六十萬平方米。

整個院落是城堡式建築,三麵臨街,四周是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青磚牆。大門為城門式洞式。

院內樓廳台閣,雕梁畫棟,精致恢宏,蔚為壯觀。

另有七處園林,名花古木,高閣低亭,曲廊齋坊,水溪池潭,在千裏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實現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讀、可修身、可遐想、可觀賞、可瀏覽、可悅心、可詠歎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莊園。

薛家大院的整體建築風格不僅融合了南北方建築風格,而且還吸收了歐洲的古建築風格。

從布局上看,薛家大院主體建築以雄渾方正的北式庭院為主體,每個正院均分內外兩進,外院南房倒座一律臨街,東側辟各式門樓。

前院有東西廂房各五間,正北則又一處倒座南房,正中設垂花門。

裏院則呈長方形,庭院寬敞,約為外院一倍,上房與南房相對稱,東西各有廂房十、九、八間不等。

如上房、南房各達八間時,便按正五偏三的模式,隔出偏院,從不越“方正”之規、“等級”之矩,充分顯示了名門望族的氣勢。

但其附屬建築、卻又充分顯示了南國園林建築的“靈秀”,使“方正”中浸透了“綺麗”。

每所方正院落的裏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結構的牌樓,飛簷鬥拱小巧玲瓏。

牌樓兩側各有磚雕花牆,婉如鑲嵌寶石的紮帶,使方正雄渾的北方風格庭院,增添了畫龍點睛般的南國園林秀色。

這牌樓花牆將正院隔為裏五外五,裏五外四,裏五外三多種形式,具有獨特風格。

院落之間與院落之後,大多建有花園、菜園,有小門與正院相通。

進園之後,有甬道貫通,曲折迂回其間點綴回廊、亭榭、小橋流水,或草石農舍,或奇花異葩,匠心獨具,猶似南方園林。

每個院落中,觸目可見的磚雕、木雕、石雕和木構件上的彩繪藝術,別具風采。磚雕藝術表現在四個方麵:

一是房脊的吻、獸和雕花護脊,造形優美,線條嫻熟,刀法細膩,均為清代磚雕精品。

二是照壁、花牆磚雕,既有傳統的“百壽圖”、“吉祥圖”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鳥獸和幹、鮮果品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磚雕藝術。

三是每排廂房“硬山牆”上端的“墀頭”或花,或鳥,或獸,或字,兩兩成對,卻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

四是現存的部分磚雕護欄,在貴和堂的樓層護欄上,全部由磚雕砌成,圖案由福、壽、喜、祿、禎、祥團花和八卦爐、懸壺、文房四寶等組成,欄柱、欄板渾然一體,猶如天然而成,絲毫不見砌縫。

無論雕刻藝術,還是壘砌藝術,堪稱明末風格建築中的上乘工藝。

大院的石雕藝術,有護欄、門獸、護牆等,大多用細砂石雕成,刻有各種圖案。

砂石的粗獷,雕工的細膩,相映得彰,別具一格。

薛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戶木雕、門框、屏風、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圖案千變萬化,造型手法各異,木質多種多樣,恰似木雕展覽,使人眼花緣亂。

磚雕工藝更是到處可見,題材非常廣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欄雕。

如一院大門上雕有四個獅子,即四獅(時)吐雲。

馬頭上雕有“和合二仙”,抬著金銀財寶。卡圓上雕有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