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0章 中法戰爭(1 / 3)

第169章

軍官休息艙內,蕭逸臉色陰沉,站起身來打開了一副海圖,眼神慘淡的盯著圖上的某一個的地方振振出神、久久不語。

那個地方,就是福州馬尾……

蕭逸記得十分清楚,大清國之所以要建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其實是為了更好的籌劃海防,而刺激這個衙門產生的直接原因或者是導火線,就是中法戰爭!

印象之中,中法之中中國不戰而敗,法國卻是不戰而勝!

…………

…………

…………

中法戰爭(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

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

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占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

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占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島的戰略目的。

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麵撤換(甲申易樞),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導致費裏政權垮台。

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

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於台灣設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係密切。

19世紀以前,法國天主教勢力已侵入越南。

英法對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開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南圻,西方人稱為交址支那),使越南南部六省淪為法國殖民地。

接著就由西貢出發探測沿湄公河通往中國的航路,在發現湄公河的上遊瀾滄江不適於航行後,即轉向越南北部(北圻,西方人稱為東京),企圖利用紅河作為入侵中國雲南的通道。

1873年11月(同治十二年十月),法國派安鄴率軍百餘人侵襲並攻陷河內及其附近各地。

越南國王阮福時請求當時駐紮在中越邊境保勝地方(今老街)的中國人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協助抵抗法軍侵略。

同年12月,黑旗軍在河內城郊大敗法軍,擊斃安鄴,法軍被迫退回越南南部。

1874年3月15日,越南在法國侵略者的壓迫和訛詐下,在西貢簽訂了《越法和平同盟條約》,即第二次《西貢條約》,越南向法國開放紅河,並給予法國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種權益。

1875年5月25日,法國照會清政府,通告該約內容,意在爭取清政府的承認,從而排除在曆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國在越南的影響。

6月15日清政府複照,對該條約不予承認。

1881年7月,由法國總理茹費理主導的法國議會通過了二百四十萬法郎的軍費用於越南。

1882年3月,法國政府命交趾支那海軍司令利維耶(李維業)指揮侵略軍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4月,侵占河內城砦,進而以兵船溯紅河進行偵察,直到河內西北的山西附近。

次年3月,又攻占產煤基地鴻基和軍事要地南定。

越南朝廷一再要求清政府速派軍應援。

清政府鑒於形勢變化,命令滇桂兩省當局督飭邊外防軍扼要進紮,但強調“釁端不可自我而開”。

1881年5月19日,劉永福率黑旗軍在懷德府紙橋進行決戰,李維業及副司令盧眉以下三十餘名軍官、兩百餘名士兵被擊斃。法軍被迫退回河內。

法國利用李維業之死,隨即宣布要“為她的光榮的孩子複仇”,撥給東京法軍350萬法郎,竭力煽動全麵的侵越戰爭,除增援陸軍外,成立北越艦隊,調兵遣將,積極部署。

8月間,法軍一麵在北越加緊攻擊黑旗軍,一麵以軍艦進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順化。

1881年8月25日,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

法國侵略者為實現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及早達到據越南而侵入中國西南的目的,開始以全力來對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