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8章 作者的話(2 / 2)

那麼,什麼是“夷之長技”呢?魏源說:“一戰艦,二火炮,三養兵練兵之法。”也就是學習西方建設近代化海軍,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對先進的中國人刻骨銘心的啟示。

然而,中國封建社會像一個病態臃腫的老人,沉珂痼疾、難以自拔。士林間大聲疾呼的海防、海軍之議,很快消沉下來,如同茫茫蒼穹中那顆以林則徐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雖然明亮但難以光照大地。

1856年十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溯江北上,先後三次進攻天津大沽口。中國的海防線再次被輕易突破,國門洞開。

戰端再起,西方的堅船利炮再次在清朝官僚士大夫中引起了極大震驚。

八旗驍勇僧格林沁,是嘉慶、道光、鹹豐三朝重臣,戰功赫赫。第二次鴉片戰爭時,他在天津大沽口一代主持海防。沒有海軍,僧格林沁隻能依托陸上炮台拚死抗敵。1860年9月,英法聯軍攻破大沽口,直驅北京。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回防,竟然在北京通州八裏橋展開鐵騎馬隊陣勢,上演了大清王朝最後一場以中世紀剽悍遊牧騎兵衝鋒、對決近代洋槍洋炮的大戰!結果自然是傷亡慘重。

當中國遭受鴉片戰爭厄運的時候,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也麵臨著同樣的海上威脅。。。。。。

中國和日本同時遭到西方列強的炮艦威逼,被迫開國!標誌著一個世界性的陸海大變局對東亞的深刻影響;而中國和日本幾乎同時起步、尋求改革之道,又標誌著一個東亞國家由陸向海建設海軍、海權時代的到來!

。。。。。。

維新改革派人士梁啟超說:“喚醒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矣!”

今天,我們重走海戰場,追尋北洋海軍遺跡,追懷、祭奠;更是為了銘記軍恥國恥,把那段慘痛的曆史掰開、揉碎、咀嚼、探究。

日月輪回、鬥轉星移,120 年過去了。120年後,我們為什麼還要追尋前人的腳步、反思這段不堪回首的曆史呢?

因為,甲午戰爭是一本曆史教科書,甲午戰爭失敗的教訓,寧我們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縱觀120年的曆史,啟迪我們重新認識海洋、海權、海軍!

我們熱愛和平,但也不懼怕戰爭,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強國強軍、闊步向前!

甲午!甲午戰爭給我帶來了恥辱,但正是有了這肝腸寸斷的恥辱,大清王朝才土崩瓦解。

甲午!甲午戰爭給我們帶來了覺醒,甲午戰爭沉沒了曆史的北洋艦隊,升騰的——是不屈不撓的中華海魂!

涅槃後的鳳凰飛出滿眼輝煌,滄桑後的巨龍騰空擁抱海洋!

勿忘國恥!知恥近乎勇!讓海洋、海權、海軍,鼓蕩起建設海洋強國的風帆,向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夢想——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