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3章 小鎮尋古(四)(1 / 3)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製之精意餘。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隻怕歔歈鬼。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紙硯》——宋 梅堯臣

走進外公的書房,高澤就有些感慨,因為外公家的院子比較大,房間也比較多,所以書房的麵積也很大,而自家的小屋實在是太逼旮太小了,真是有點委屈了爺爺了,以後一定要弄個又大又寬敞的房子,讓爺爺住舒服了,書房也得弄清得大大的,自己和爺爺潑墨練字、畫畫的時候也放得開,灑脫一點嘛!

首先入眼的也是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書房的一周的整麵的牆上全是相連的書架,書架裏擺滿了各種的藏書,浩如煙海,有各種名人的傳記,書寫的字貼,也有許多的辭典之類的工具類書籍,更多的是由古到今的小說,有文的有武的,也有一些古玩古董鑒定的書籍,用“汗牛充棟、書盈四壁”來形容也不為過。在各種各樣的藏書中間,點綴著幾盆綠色植物,顯得典雅大方、清新素淨。

房間當中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碼著各種名人法帖,還有好幾方的寶硯,三個筆筒,筆海內插著大大小小的筆,像個小樹林似的。桌上擺著的文房四寶讓高澤頓時有了親切之感,紫毫筆掛在筆架上,漆煙墨如那黑夜一般,高澤依然是駕輕就熟的攤開白紙,用硯磨著黑墨,好一會兒才搬了個小凳子,站在凳子上,操起一支小號的毛筆沾了黑墨,在白紙上寫下了兩行字,“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是鄭板橋書房的楹聯。

細觀每一筆都是那麼有力,剛強中透著柔美,仿的是鄭板橋最被稱道的“六分半書”,也就是獨創一格的“板橋體”,不楷、不行、不草,學了板橋,卻又大有別於板橋,卻自有自己的章法和神韻,雖沒有王羲之和顏真卿的境界,但在林振青和林佩學看來,這也是他們所見的板橋書法中少有的真氣、真意、真趣的難得的文字了。

“好,好字!”林振青和林佩學幾乎是同時喝起彩來,高澤也算是讓他們開了眼界了,小小的年紀,居然寫得一手如此的好字,當真是難得啊,可見他平時是多麼用功的練習了,隻要功夫深,鐵杵自然就磨成針了。

“從小澤的這幅字的章法、結體和筆畫來看,已經深得板橋之精髓和神韻,體現了他的活潑而倔強的個性,假以時日,定更上層樓、揮灑自如,成為書法大家的!”林老爺子此刻是老懷大慰,心情大好,慈愛的摸著高澤的頭,慷慨的說:“來,來,來,前些日子,外公剛找到一套文房四寶,今天剛好送給我們日後的大書法家——小澤,助小澤成就日後的書界偉業。”看來,林老爺子的好心情代價肯定不菲啊!

說著,從桌子的抽屜裏,拿出了一個包裹,打開一看,赫然就是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在列。林振青用頗為無奈的語氣有點可惜的說:“小澤啊,這可是外公剛得到的呀,你看啊,這幾樣可都是在文房四寶中最負盛名的哦,你看這筆可是浙江湖州的湖筆、這墨是安徽徽州的徽墨、這紙是安徽宣州的宣紙、而這硯可是廣東端州的端硯,把這一套都收集齊了,可花了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啊,小澤啊,你給外公說說這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來曆,讓我也來考考你書看得怎麼樣,看看你爺爺和你幹爺對你有沒有藏私,好不好啊?”林老爺子起了考考高澤的心思。

高澤對這種考驗那是司空見慣的,一直以來不知道經曆了多少次了,肚裏有貨,經驗又足,答起來自然是手到擒來、小菜一碟:“文房四寶是對紙、墨、筆、硯四種文具的統稱,也是傳統文化中獨有的文書工具,文房四寶的名稱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文房就是書房,是指國家典掌文翰之處;唐宋以後,文房則專指文人書房而言,南唐後主李煜有書畫皆鈐有‘建業文房之印’。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特指宣紙、湖筆、徽墨、端硯,北宋梅堯臣也有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北宋雍熙三年,翰林學士蘇易簡以筆墨紙硯‘為學所資,不可斯須而闕’,撰《文房四譜》五卷,又名《文房四寶譜》,分筆譜二卷,硯、紙、墨各一卷,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這等於給文房四寶‘立傳’了。這些文具,製作曆史悠久,品類繁多,曆代都有著名的製品和藝人,他們製作的筆、墨、紙、硯品種十分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宣紙、徽墨、湖筆和端硯。所以說,外公的這套文房四寶也是目前最好的文書工具,非常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