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 宮廷禦用(一)(1 / 2)

坯乾不裂更須車,刀銷圓光不少差;此是修身正心事,一毫欠闕損光華。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吐分明;可參造物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陶歌》(選二首)——清·龔鉽

下午高澤還是像往常一樣,看書練字,這種狀態對他來說算是自娛自樂,怡然自得了。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個相同的愛好——讀書,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可見,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

高澤現在就深深的感覺到看書讀書的重要性。

首先第一條,看書可以增長知識,增長各方麵的知識,豐富我們的知識量。

第二,看書可以讓人的心靜心下來,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為以後的生活做準備

第三,提升自己的說話寫字的水平,改正的提高我們的不足。

第四,可以修煉一個人的氣質,人有詩書氣自華嘛!

第五,跟別人交流起來非常順暢,跟什麼人都可以交流,不至於沒有話題,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吹牛也有貨有料有本錢不是。

第六,書看多了,就像擁有了“千裏眼”,俗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多讀一些書,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

高澤現在看的書很多很雜,兩位爺爺的書,他是隨時隨地的隨便看,但是這些書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大多都是古玩文物的鑒定和曆史傳記方麵的多。

另外就是一些知識性比較強的專業方麵的工具書籍,高澤想看也看不太明白看不懂啊!

所以他現在不管在哪兒,隻要看到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肯定要想方設法的弄過來看一遍,憑著他過目不忘的本事,記也得給記下來了。

高澤現在的字也練到了一定的水準了,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了南行、北碑、漢隸、秦篆。

憑著他的恒心,毅力,象比較秀美的顧仲安的字,兩犧書法家盧中南的字,因為容易上手,他都寫過。

再後來像《蘭亭序》、宋高宗的《行書千字文》、王羲之的《聖教序》等等這些書貼從描到看到背再到寫,都已經不知道多少遍了。

從練眼讀帖到練腦練心,再到後來的練手練結構練筆畫。現在他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已經能做到下筆有神,準確無誤了。

每次寫字的時候,就好像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準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這些都不成問題了。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

再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係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不過,現在的高澤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他自己也自信的很,這一天早晚的事。

看看寫寫,又拿了幾件爺爺的收藏品,都是瓷器,有鬥彩、粉彩、琺琅彩、釉裏紅、青花瓷,對照著書上的說明和講解,又一次仔細認真的從瓷器的造型、紋飾、胎釉彩、款識,以及燒造方法這幾方麵補充自己的鑒定知識。

經過許多次的觀賞、揣摩還有兩位老爺子的言傳身教,高澤已經能從這幾方麵著眼,互相聯係起來,對瓷器的年代、產地的判斷,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誤差了。

就像眼前的這兩件明代鬥彩的瓷器,一件是明成化鬥彩花蝶紋罐,一件是明嘉靖鬥彩靈芝紋盤,小巧雅致清麗,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胎體薄如蟬翼,可映見手指,色彩豐富而華貴,讓人看了好不喜歡。

鬥彩又叫豆彩, 據曆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

先在胎上畫好圖案的青花部分,罩上透明釉,入窯焙燒;燒成後,在留出的空白處用低溫彩料填繪,再入烘爐中烘烤,即成鬥彩。

青花是構成整個鬥彩畫麵的主色,釉上彩隻是略加點綴而已。由於釉上釉下,給人以豐富的熱烈、鮮明清新之感,有很好的藝術效果。

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種,最後入彩爐低溫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