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4章 天策府寶(二)(1 / 2)

我觀泉誌頗識錢,古今錢品不一傳。曆代鑄錢史靡記,泉府積幣開其前。

五銖半兩日已變,榆莢鵝眼爭相緣。重輕子母信有製,周郭肉好俱完全……

——元代錢幣研究者吳萊的一首關於古錢的詩

說起這個天策府,就不能不提到在曆史上占據著承上啟下地位的“五代十國”,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曆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

在北方廣大地區,軍閥混戰的結果是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相對來說比較強大的王朝。

與此同時,南方各地又陸續並存過九個較小的割據政權,即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及閩等九國,北方河東地區則有北漢勢力,史稱:五代十國。

因為連年混戰,各國征伐不休,所以對於金屬的開采都幾乎完全停頓了下來,由於缺銅,各割據政權較少鑄造銅錢,民間仍是沿用唐開元舊錢。

在梁太祖朱溫建立後梁朝之後,開平四年(910年),封當時的潭州節度使馬殷為天策上將軍,建天策府,後為楚王。

馬殷建立的楚,都於潭州(即今湘省首府),曆六王,分別是馬殷、馬希聲、馬希乾、馬希廣、馬希善、馬希崇,存在了五十五年(896~951年)。

後唐滅梁,殷建國承製,自置官屬,建楚王天宮幕府,任用高鬱、呂師周等人,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保持楚境的繁榮發展和地方安定,大力發展經濟,使楚國在五代十國中強盛一時。

國力強盛與否,貨幣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為了彰顯自己的財富,馬殷於乾化元年(911年)讓人鑄造了三種天策府寶,分別以銅、鐵,生精(銀)為質材。

這三種銅錢中,銅者有背龍及鎏金,是為最罕見的。

據《十國紀年》載,早在南唐(937~975年)之前,馬殷已鑄鉛、鐵錢,行用於城內,而城外則用銅錢,而且鉛鐵等劣錢的鑄量不小。

另外馬殷還聽從高鬱獻策,鑄“乾封泉寶”大錢,有銅、鐵兩種,背麵有天、策、天府、天策、策府等字,而且銅錢較少,幣文多為隸書。“乾元重寶”大錢,隸書,有大、小數品,穿孔較寬,存世極罕。

由於楚國隻存在了五十多年,發行的貨幣大多都毀於戰火之中,就連其它兩種質材的天策府寶,留到現在也遠比一般的銅錢珍貴。

高澤手中銅錢劍跟別的銅錢有點不太一樣,體型稍大一點,而且保存的也還不錯,鏽跡不多,基本沒有銅綠。

對於“五十名珍”印象頗深的高澤而言,他自然曉得有銅錢以來,隻有天策府寶才有這麼個“策”字,心裏當然是樂開了花。

高澤讀過曆代的錢譜,從南朝梁代顧*的著的“錢圖一卷,錢譜一卷,每為唐宋泉引用”的《錢譜》,到唐代封演著的六卷《續錢譜》,記錄了顧*《錢譜》後各泉至開元通寶。

另外還有北宋紹聖間董*所著的《續錢譜-十卷》,記錄考訂了先秦至五代珍希錢幣百餘種。還有根據顧*《錢譜》、張台《錢錄》增記而成的也是北宋紹聖間李孝美著的《曆代錢譜-十卷》,他自然對這些名珍是如數家珍了。

玩古玩收藏的人,都有撿漏的夢想,但是想撿漏,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對古玩有深刻的了解以及豐富的經驗。

銅錢收藏,自明清二朝就有之了,數百年下來,那些珍貴稀少的銅錢,早已被人收入囊中,否則那麼多的朝代更迭,也不會僅僅評選出五十枚珍貴銅錢了。

高澤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銅錢,又把它在自己的衣服上使勁的擦拭了起來,沒幾下,銅錢上的鏽斑幾乎完全沒有了,天策府寶四個字清楚的顯露了出來,而銅錢表麵的那層鎏金,也清晰可見了。

既然能稱得上一個“珍”字,就說明了天策府寶的稀少和珍貴。這五十名珍中的五十種銅錢,也是分等級的,一共有一二三四級和特級,特級最為名貴,基本上傳世量連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再往下排,就是一級為尊了。而這枚天策府寶,就是被列為一級的五十名珍。

在五十名珍的古錢幣中,如果花費大力氣,或許三四等級的還能找到一些,但像這種一等品,那是打著燈籠沒處找的玩意兒,高澤其實還不太了解這些,他隻是覺得非常的高興,就這麼簡簡單單很容易的就撿了一枚五十名珍的古錢幣,這還是讓他比較意外的。

高澤跑回家,看媽媽正在準備做晚飯,打了聲招呼,回到房間,從床下拽出了自己的黃花梨箱子,把天策符寶放好了。

這時候他的心裏突然有了一個非常大膽非常奢侈的設想,如果有可能的話,有一天,自己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把名泉五十珍都給找齊了,來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對,這算是自己目前的一個最大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