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9章 古鏡春秋(1 / 2)

曾見雙鸞舞鏡中,聯飛接影對春風。

今來獨在花筵散,月滿秋天一半空。

——《傷柘枝妓》唐 李群玉

趁著師傅在一旁觀看銅鏡的時候,高澤又跑到那堆舊書旁,掀開另一角的塑料布,竟然又讓他找到了幾本關於金石類的古籍。

清代陸增祥所撰的《八瓊室金石補正一百三十卷》,是民*國年間吳興劉承乾希古樓刻本,竹紙線裝,竟然有一整套六十四冊。

這書可是金石巨著,高澤在爺爺的藏書中看到過對這本書的介紹,書中收錄了秦漢至遼金石刻和器物銘文多達三千五百多種,較《金石萃編》多出約兩千種。體例仿《萃編》,碑刻、器銘錄全文。

近代學者考證金石,多以此二書為依據。在書的末尾還附有《金石劄記》四卷、《金石祛偽》一卷、《金石偶存》一卷。

最難能可貴的是品相非常完好,夾在一大捆的老書中,讓高澤是喜不自勝。

居然還有兩本清代嘉興李遇孫編輯的《金石學錄四卷》,是民*國年間西泠印社活字本,此書翻自清道光四年刻本。

封麵有牌記“遯盫用聚珍版覆印”,書中所用活字為民*國初年,西泠印社創始人吳隱出資雕造,字體皆用行楷書上版,在清末眾多活字本中可謂精品。

該書是清代知名金石學著作,以年為經,以人為緯,收入曆代治金石學者近百人,述其成就,極具參考價值。

又翻了一會兒,高澤簡直就是喜出望外了,對著趙老爺子喊道:“師傅啊,您這些書都是從哪兒收來的呀?好書還真不少啊!還真是個大寶庫!”

趙老爺子淡淡的回了一句:“這些破書,多的是,前些日子我還賣了一車呢!這些銅鏡你準備怎麼處理呀?你要的話,為師就給你留著,不要的話就給扔廢銅堆裏,過兩天可能要出一車貨。”

高澤一聽可就急了,什麼呀?扔了,當廢品賣?不會吧,師傅,這可都是文物呀,可都是寶貝呀!而且,這老馮說是從什麼祠堂裏挖出來的,有空還得過去看看,是不是還有什麼好東西,別讓他給糟蹋了。

“師傅了,我都要呢,我不是正在找一些書,回頭好好看看,學習一下,也好更加準確的鑒定這些東西嘛!”高澤連忙跟師傅說明他的意圖,好讓他把好東西都給自己留著。

剛說完,高澤就又有了收獲,是四本《寰宇訪碑錄十二卷》,上麵還有鈐印,劉彥衝、竹溪沈氏積鑒堂珍藏印、韻瑲珍藏、願曾壽。

是清代孫星衍、邢澍所撰,清嘉慶壬戌年竹紙線裝的刻本,此書專門收錄編者所知所見的石刻碑碣目錄,書前有清嘉慶二年七月孫星衍自序,敘述所錄石碑及磚瓦的來源。

主要根據邵晉涵參與編纂《四庫全書》時獲取的石刻、鄭樵《金石略》的副本、孫氏親眼所見的摹拓,以及王昶、錢大昕、翁方綱、馮敏昌、阮元、黃易、武億、趙魏、何元錫等人郵寄給孫氏的拓片,再加上邢澍所收藏的石刻拓本編撰而成。

咦,還有更好的,是清代雲間馮承輝所撰的《金石不分卷》,清嘉慶二十三年白紙線裝刻本一冊。

馮承輝屬室名有古鐵齋、梅花樓,係乾嘉時篆刻家,書風近金農。著有《古鐵齋印譜》等。是書以其所見金石彝器,手摹上版,錄釋文、器形、所在。嘉慶版為唯一版本,比較罕見。

高澤一陣興奮,高興的揮了一下手,今天的收獲太大了,拜師學字,收了禮物,找了一大堆的好書,更讓他開心的那個精美的小鼎以及地上的五個銅鏡,那可都是寶貝啊!

把搜尋到的書都疊摞在一起,又把五個銅鏡,拿到桌子上,認真的翻看這些書上關於銅鏡的記錄,你還別說,這些金石類似的書籍上,還真有不少關於銅鏡的記錄,介紹的比較詳細,也對鑒定的各種方法作了著重的記載。

這幾麵銅鏡裏,除了那個最讓高澤感興趣的雙鸞銜綬團花紋的銅鏡之外,還有一麵盤龍鏡。

該銅鏡直徑大概能有15公分,八瓣葵花形,圓鈕。龍紋鏡在唐代非常流行。盤龍鏡也常常作為貢品進獻宮中。 所以盤龍鏡又稱為天子鏡。

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唐天寶三年五月十五日,揚*州進獻水心鏡一麵,縱橫九寸, 青瑩耀目,背有青龍,長三尺四寸五分, 勢如生動, 唐玄宗覽而異之”。

此鏡主紋為一條淺浮雕巨龍騰雲駕霧在流雲中。盤龍回首張口吐舌作咬向鏡鈕(戲珠)狀。龍爪雄健有力, 流雲生動活潑。以表示盤龍盤旋於祥雲之中。該鏡製作精美,紋飾清晰流暢,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