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4章 張氏手爐(1 / 2)

薄寒初薦錦氍毹,朔氣空中通坐隅。

不惜馬蹄金一餅,鴛鴦湖畔鑄張爐。

——《金粟閨詞》清 彭孫遹

高澤手中的銅手爐,瞧那顏色應該是紅銅燒製的。

圓形,直徑大概能有十五、六公分,大小適中,提起來稍覺沉甸甸的,說明銅質優良,屬銀、錫、銅合金材質,九煉九製。

方蓋鼓腹圓腰,下漸收,腹部起有提梁,造型質樸,闊腰束身,底有四足,穩重渾樸。

爐蓋透雕冰花紋,係手工鑿刻而成,有立體感,打磨精良,光可鑒人。

最主要的是手爐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洗禮,卻一點沒有鏽色,而是發出一種珠光寶氣,令人喜愛。

這種珠光寶氣,光線柔和不刺眼,看起來非常舒服,難以言表。

最奇妙的是此爐還附有原配火匙,大小適中,放進和取出,要有一定的角度,否則放不進,更取不出。

此爐做工極美,外觀一看就是全手工打造,爐內壁也全是手工挖出,因為內壁凹凸不平,機器打磨的才是光的,蓋子極其緊密,用手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打開,將蓋掉轉,則毫不費力就可輕鬆打開,彰顯製作者的精良。

爐的胎壁厚,手感重。

蓋子紋飾精美,圖案上下有少許錯位,這也絕非機器加工所能極的。

無損無缺,品相非常好。

爐小巧可愛,捧於手中大小適宜,重量適中,可暖手、焚香、觀賞、把玩。

最主要的是,高澤在爐子的底部看到了“張鳴岐製”4字陰文篆書刻款,加方框,大方得體,有名家風範。

張鳴岐?

那個當了漢奸的兩廣總督?

不會吧?這老小子應該不會製爐吧?

他也就鎮壓黃花崗起義還行,上個表支持袁世凱複辟帝製是他,抗戰的時候當個漢奸,出任個偽職還是稱職的。

製爐?還是算了吧!

那就應該是晚明嘉興名匠、一代製爐名家張鳴岐了。

高澤早就在趙汝珍的《古玩指南》一書中看過:“張鳴岐,嘉興人,善製銅手爐,質勻花紋工致,以足踹之不癟,一時重之,呼為張爐,朱彝尊嚐詠之”。

從師傅的那小山似的廢品堆中淘到的《鑒物廣識》、《新溪雜詠小集》、《梵天爐叢錄文物》中也有記載介紹。

張鳴岐,明代浙江嘉興人,生卒年不詳,善製銅製手爐,他製作的銅質勻淨、光澤古雅的水磨紅銅手爐,其爐身多以手工錘敲而成,時稱“張爐”。

“張爐”,選用精煉紅銅,銅質純淨,可塑性強,光澤柔和,造型樸實而富有變化,爐體嬌小,小不盈掌,爐壁卻厚約在3毫米左右,鍛打而成不加雕鑿。

光潔圓渾、平整、素淨,手感分量重。

爐蓋的工藝製作繁複,皆係手工製成再磨光。

紋飾多為幾何狀的冰裂紋及纏枝菊、梅、牡丹等,華麗精美。

張氏手爐的特色是爐體不鏽蝕,爐蓋爐身吻合緊密,經千萬次開合而不鬆動。

爐的內壁光滑。

爐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出之,書法自然有度,運刀信手拈來,遊刃有餘,為人們所重。

他的銅手爐在當時非常出名,當時人稱“大彬壺,鳴岐爐”,將他和時大彬相提並論,名重一時。

這讓高澤一下子,就想起了清人彭孫遹曾在《金粟閨詞》詠其溫爐雲:“薄寒初薦錦氍毹,朔氣空中通坐隅。不惜馬蹄金一餅,鴛鴦湖畔鑄張爐。”

由此可知張爐在彼時即是價格不菲的尤物。

其實,高澤知道,手爐起於何時,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定論呢!

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的楚國。

楚地濕度大,楚人喜歡把香草放入帶孔的熏爐中焚燒散氣,繼而發明散熱取暖的手爐。

還有一個說法是,相傳隋煬帝沿運河南巡至揚州,時值隆冬時節,江都(今揚州)縣令許伍為接駕,急命,揚州民間銅匠精製一小銅爐,內置火炭,呈送給隋煬帝取暖,隋煬帝即興命名為手爐。

兩種說法,似乎都有些淵源,但又不確定,相比後一種說法,似乎更確信一些。

因為在唐詩裏,手爐已很常見。

白居易就寫過手爐:“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爐眠。”

據說中唐時期,手爐已成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

及至宋代,城市裏設有香藥局,售賣專供焚香和手爐使用的炭餅。

北宋年間,手爐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民間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

當時手爐多為青銅材質,偶有銀、鐵、瓷,器型以“簋簋之屬為之”,即方圓二式,裏麵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裏“熏衣炙衣”。

手爐的製作,在明清時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尤其是明代的製爐工藝日臻成熟,湧現出大批名家巧匠,其製作的手爐,格調高雅,精美絕倫,形、藝、韻、意俱佳,堪稱工藝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