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節(1 / 2)

隻笑道:“不貴不貴,剛才那娘子便說我這糕點賣便宜了,賣上七文一個也值得起。若是放到河對麵的鋪子去賣,便要二十文一個不止呢。”

老婦人見她伶牙俐齒,一點沒了剛才見著青澀丫頭的模樣,訕訕的哼了一聲,往前走了。

阿媛也不往心裏去,但凡這上了些年紀的人,少有幾個不是惜財又貪小便宜的,本心不壞,隻是頗為難纏了些。

不過多時,又過來幾個從鎮北方向來的學子,在橋上逗玩了許久,又是吹糖人,又是玩博戲,似乎很少從書院裏出來,凡事都覺得新鮮。

這行人從阿媛的身邊過時,也沒停留,她的攤位並不顯眼。

阿媛卻難得熱情的吆喝起來:“青團,艾餃,撒子,買幾個踏青遊玩吃!”

那幾人聽著個甜美的聲音,便側身停了下來,看著那些糕點,好似突然有了興致。

阿媛熱心地介紹了,又主動讓他們試吃。

那幾人滿意,便說要把她剩下的糕點都買了。

阿媛卻驀地猶豫了一下,笑盈盈地推說自己要留了幾個作為路上充饑之用,其餘的便都給他們包了起來。

“幾位相公氣度不凡,是鎮北哪個書院的?”阿媛將油紙包遞過去,狀似無意地問道。

那幾人頗為自豪,均笑道:“是瑜楓書院。”

“今日書院休假,大家都出來踏青掃墓了吧?”阿媛接著問了。

“也不盡然,自有那外地的好學之人,趕不回家掃墓,又不願出門遊玩的,便留在書院溫書了。”

阿媛想著,他家便是外地,今秋便要鄉試,想必他還在書院用功的。

學子中突地有一人道:“小娘子是要去瑜楓書院找人吧?我看你有些麵熟呢!”他這麼說,旁邊幾人也都用有些戲謔的眼神看過來,阿媛便不好意思再打聽下去了。

“沒有的,各位說笑呢,我是想過去撿個生意的。”說著,想起那人,臉不自覺紅了。

那幾人也不再打趣,拿了糕點便說笑著走了。

阿媛將自己留下的糕點仔細包好了,收了籃子打算往鎮北去。

這時,卻見前麵一處突然圍了一圈人,似乎起了什麼熱鬧。她本也沒想著湊熱鬧,隻是人群圍繞的中心,一個鎮定坦然的聲音竟是十分熟悉。

2.第2章

雙子橋上起了熱鬧,遊玩的人都圍上去看熱鬧。

周圍攤位的商販竟也有丟了生意往人群裏擠的,可見這真是個難得一見的熱鬧!

人群中心引起熱鬧的是三個人。

一個是身著褐色長袍的中年男子,相貌頗有幾分富貴。

一個是模樣俊秀斯文,看著像讀書人的年輕男子。隻是他除了那張俊容與讀書人肖似,身上的鄉野裝扮卻是與讀書人格格不入的。

還有一個也是鄉野裝扮的男子,年紀稍長,約莫三十來歲。形容卻比那年輕男子粗鄙得多。手背上一條長長的刀疤十分可怖。

這三人中,先來橋上的是這年輕男子。他是個賣油紙傘的,當下便挑了空位將幾把傘撐在地上,支了個攤子。

沒過一會兒,穿褐色長袍的中年男人也上了橋,他看到年輕男子的傘,瞬間眼前一亮。此人乃是鎮北付記傘行的老板。清明時節,祭拜掃墓有打白油紙傘的習慣,一時他店中白油紙傘的存貨便賣缺了。恰巧鎮中有家大戶,過幾日做喪,訂了三十把白油紙傘。付老板不願失了生意,便先應下,又往鎮南急急趕去,想問個相熟的同行借傘應急。

不想他剛走上雙子橋,便見了個年輕人撐了白油紙傘賣。他走過去細看,那質量成色均是上層,他著實想不到一個小小的地攤上能有這樣的上等貨。

付老板當下問了價錢,年輕男子回了說三十文一把。

付老板覺得價格合理,若是在他店裏麵出售,這成色必得五十文一把,做喪要得多,打個折扣也得四十五文一把。

可按著商人的性子,付老板還是向年輕男子壓了價,說自己要二十把傘,每把算二十五文。

年輕人卻如何也不肯,說是買多買少都是一個價,三十文一把,不可再少。

付老板一來急用,他難得碰到個賣傘的,總比厚著臉皮去同行那裏借傘要強。二來,付老板也覺得這傘的品質確實是值得起三十文的。

付老板當下便想付錢,這時橋上卻來了第三個人,正是那手帶刀疤的男子。

刀疤男子也是賣油紙傘的,正背了一筐油紙傘往雙子橋上走。走了幾步便聽見了前麵兩人的對話。

刀疤男子插了過去,討好地對付老板笑道:“老板,我這裏正好有二十把白油紙傘,結實耐用,可是一等一的好貨,我算您二十五文一把,您看如何?”說罷,取出背簍中的傘,撐開了給付老板看。

那年輕人見說好的生意因為這人出現有了變故,也並不氣惱,由得付老板選擇。

付老板看看刀疤男子的傘,又看看年輕人的傘,心中已有分曉。他眉頭一挑,默然地點點頭,也不理睬那刀疤男子,隻轉頭對年輕男子道:“這位小哥,若你算我二十五文一把,我便買了你今日背來的所有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