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節(1 / 2)

鄉。大華朝初立之時,許多地方已是地廣人稀,百廢待興,為增長帝國人口量,提高生產力,朝廷推行了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其中一項,便是暫停了前朝時對節婦的表彰,反而鼓勵適齡寡婦再嫁。

十多年前,也就是這項政策推行三十多年以後。然而像南安村這種小鄉村,經年累月被各種宗法族規限製,又沒有受到戰事波及,對於朝廷這種新政策,人們視而不見。寡婦不守節,對這種偏遠鄉村的人來說,仍舊不是什麼好事。雖然不至於將人抓了浸豬籠,但非議與責難定然是少不了的。

阿媛能曉得這些事,乃是因為柳巧娘當初也是帶著她這個女兒嫁給吳有德的。當時不乏流言蜚語,若非她母親善於經營與周邊人的關係,又是個賢惠的婦人,慢慢改變了人們的看法,隻怕她童年的生活也是艱辛的。

隻是這種情況在近些年卻又有了改變。大抵是因為枕水鎮逐漸成為了江南一帶有名的水鄉集鎮,八方往來,民風開化,附近村落也受到其影響。

寡婦再嫁,已不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村人雖不至於像朝廷律法那般鼓勵再嫁,到底反對和鄙視的聲音是少得多了。

可歎,石寡婦與顏本益是沒有趕上好時候。

阿媛得知這事,心下甚是惋惜。

顏青竹卻接著道:“也怪我爹沒膽識,否則我現在說不定都有好幾個弟弟妹妹了,石嬸子也不會一個人沒有照應。他自己更不會鬱鬱寡歡,悶頭喝酒,引發風疾……”他神色淡淡,唇角彎彎,語氣裏卻不乏唏噓之意。

阿媛以為他生出了傷心孤寂的感受,忍不住寬慰道:“當時的情況便是那樣,也怨不得顏大叔。今後我們……你可以多照應下石嬸子。”再說你也會有妻子孩子的,將來並不會孤寂。心下這句,卻未說出。

“自然是要照應的。”顏青竹歎了口氣,“但一些遺憾終不能彌補。我爹這輩子自己沒過安生,也連累了石嬸子。他這輩子守著許多規矩,就像帶著枷鎖一般,有時候,我都替他可惜呢。”

阿媛聽他的意思,卻並不是傷心居多,而是……替父親悔不當初?

“可是,顏大叔能怎麼做呢?那個年月娶了寡婦,確實在村裏抬不起頭呢。”除非是吳有德這種有了錢,根本不管別人說法的人。

顏青竹道:“當時並不是真的沒有別的辦法,那時我雖小,也勸我爹帶著石嬸子一起搬到鎮上住,離開這村裏,又有誰知道我們的來曆,又有誰閑的沒事管人家是不是寡婦再嫁?那時候的枕水鎮雖大不如今日,但也算十分興旺了,以我爹的本事,在鎮上謀生半點不難。可他因為從前和傘幫的過節,瞻前顧後,始終不肯去鎮上。在村中更是偷偷摸摸,生怕別人有半分閑話。”

阿媛啞然,那時候的顏青竹才幾歲啊?他敢於這樣建議自己的父親?

“哎”顏青竹歎了口氣,“就像我娘在時說的,我爹這人從來一根筋,隻會守規矩,絕不會壞規矩……當時石嬸子也是願意去鎮上的。可是後來,石嬸子見我爹猶豫不決,便傷了心,發誓以後再也不嫁人,她把自家籬笆拆了,築了高牆把院子圍起來,說是再也不和我爹往來了。我爹也沒再去找她,就這麼悶著疼了十多年。”

阿媛之前以為,石寡婦家高大的院牆是因為她一個人住,為了更安全才築起的,卻不想裏麵竟是一個如此憂傷的故事。

“你說我爹這輩子過得值不值?”顏青竹似乎被勾回到從前的日子裏,思緒飄搖。

阿媛聽得傷感,沒有言語,隻搖了搖頭。顏大叔自然是不值。石嬸子也不值。

對於從前的事情,顏青竹從未向人傾述過,但今日見到阿媛,他竟有很多話想說,尤其那些他自己都覺得出格的想法,反而很想叫阿媛知曉。

如果他們終能走到一起,她應該知道,真實的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哪怕她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也該叫她知道。

柴火裏炸出個星子,顏青竹伸手搔搔眉角,從回憶裏跳脫出來,苦笑道,“我從我爹這裏,除了學會一身手藝,便是學了一個道理。這人啊,都隻有一輩子,若是想要什麼,隻要不是壞事,一定就要努力去做到。不要管其他人的看法,日子又不是給別人過的,將來後悔苦悶的也不是別人。所謂的規規矩矩做人,實是與唯唯諾諾差不多的……這些話,我爹在時,我不講的,怕他生氣罵我,罵還好,隻怕他身子不好,氣得發了病。但我心裏,當真不認他那一套做法。”

阿媛聽完,心中詫異於顏青竹的言論。

大華朝同樣是一個推行儒家思想的王朝,讀書人奉行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阿媛在梅吟詩社,自然也接受這種思想。

君臣父子一道,曆代各有解讀,但實際執行中,無非是忠孝二字而已。

何為孝?首當是順從二字而已。

顏青竹言辭間,沒有順從,滿是對自己父親的質疑。從來,父親指出兒子的錯誤,是教誨。而兒子這樣說自己的父親,必然屬忤逆,尤其是,他父親放棄了與一個寡婦的交往,應當是被視作懸崖勒馬才對,作為兒子實不該是當下這般心態。

一個讀書人是絕不會這樣說自己的父親的,父親需要美化,甚至祖先們都需要美化,這樣才能顯出自己是一個有底蘊的名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