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9節(1 / 2)

作坊裏做工。還有一部分人,後來存夠了錢,也托到關係改了戶籍,買了田地,做了農人。或者,像王山泉這樣,娶了農家女,自然就做了農人。剩下的人,留在傘幫,就做了吃爛錢的那一類。我隻是沒想到,傘幫十多年了,還在變本加厲做這種事。”

阿媛忽而想到什麼,道:“我記得你說過,張平和黃力就是傘幫的?今天這些人找上門來,不會和他們兩個有關係吧?”

顏青竹想想,道:“這個不好說。倒是那個張平有按時把錢送到監市鋪,我每月都有去拿的。”

阿媛道:“他表麵上賠你錢,那是他惹不起監市鋪。背地裏卻找了傘幫來對付你,這不是沒有可能。”

顏青竹聽她這麼說,也有了幾分懷疑,卻又不想她太擔心,便不再接這話題,隻一再寬慰她。

第二日,中秋節。顏青竹本打算與阿媛一起回南安村,與石寡婦共同過節。

阿媛卻擔心那幫人又找上門來,中秋節百工村有很多傘匠都會回家,一旦他們二人離開了,作坊又沒有人幫忙照看,出了意外他們可趕不回來。

顏青竹覺得,那些人倒不至於大過節的找上門來,但怕阿媛擔心,便答應了她今日先不回南安村。

中午,阿媛送飯,見半日過去,仍舊沒發生什麼事,便安下心來。

顏青竹打開食盒,見食盒裏除了飯菜,還放著一個金黃的酥皮月餅。

“你做的?”顏青竹笑問。

阿媛白了他一眼,“都知道家裏沒烤爐,還問?明年你才能吃到我做的。”

顏青竹咬了一口,忙道:“太甜了,不如家裏那個豆沙餡好吃。還好隻帶了一個,否則我膩得吃不完了。”

阿媛嘻嘻一笑,“有了對比,終於知道我做的好了吧?”

“娘子做的一直是最好的。”顏青竹笑道,“不過我粗心了,忘記讓你多帶些過來。昨天那幾個匠人來幫忙,我們還沒有謝過人家。”

阿媛輕哼了一聲,“不用等你說,我來時都送過了,你這個是剩下的。”

顏青竹委屈地抓了抓後腦勺,“原來我吃人家剩的呀?”

阿媛故作得意地笑著,又問:“對了,我送月餅給王大叔的時候,看到他在旁邊蓋新房,兩個女兒也過來幫忙了。是要一起住過來嗎?”

顏青竹點頭道:“邱氏要把兩個女兒嫁出去,兩姐妹不願意,就來投奔王大叔了。王大叔還想把小蛟也接過來,但邱氏死活不同意。”

阿媛並不覺得意外,“邱氏從來把女兒當草,把兒子當寶。她如今被休,恐怕就指望著兒子長大了孝敬她,怎麼可能把兒子給王山泉?”

“你說的對,倒是那個孩子還小,要是一直跟著邱氏,隻怕長大了就是個沒出息的禍害。王大叔要搶回兒子,還得多加努力。”顏青竹道。

二人談笑著,時間不覺流逝。阿媛擔心作坊這裏出事,推說家裏那處今日沒什麼生意,大家都買月餅去了。

顏青竹知她心思,也不點破。這日直到收工,仍舊風平浪靜,阿媛方放下心來。

回到家中,顏青竹將廳堂裏的八仙小桌搬到天井處。阿媛沏了壺香氣四溢好茶,又端了盤酥鬆甜軟的月餅。夫妻二人相對而坐,望月閑談,倒也自在。

直到過去五日,傘坊那邊也再沒有人找麻煩,阿媛便徹底放心了。大抵那些傘幫的人欺善怕惡,見到百工村人多勢眾,不敢來犯。

因著中秋節未陪石寡婦共度,二人心中有些歉意,這日便買了些東西,打算前去南安村。

卻是不巧,正打算出門,焦三柱帶著秀兒上門了。

二人帶著一捆茶簍,抱著一卷布匹。茶簍是焦三柱編的,他父親從前就是做這個手藝的,焦三柱趁著空閑編了十幾個,想讓顏青竹幫忙找找買家。至於布匹,是石寡婦托焦三柱帶來的,也是幫忙找買家。

秀兒也從包袱裏掏出幾樣繡品,阿媛見了,不由感歎,原來秀兒的繡功這般好,比起她娘也差不了多少了,當下便對秀兒多了幾分相親之意。

於是這日便不好的再提上山的事情,顏青竹帶著焦三柱去了收購茶簍的地方,阿媛與秀兒去布莊問了布價,又帶著秀兒去了柳巧娘從前常去的一家繡莊。

繡莊的老板見是熟人帶來的,也沒使勁壓價,倒給了個合理的價格,又說以後有了新花樣,隻管拿過來。

秀兒高興得有些雀躍,回去的路上,話也多了起來,阿媛倒從未見過她那般開朗的模樣。想來這才是她真實的樣子,從前的怯懦或許隻是被生活壓迫而來的。

晚飯在家中一同吃過後,焦三柱急於告辭。阿媛體念秀兒挺著大肚子,夜間行船頗不安全,便留他們住下。焦三柱看看秀兒,沒再推辭。

夜間閉門熄燈,月色皎潔,透過薄薄的白窗紙一片朦朧。

阿媛與顏青竹躺床上親昵了一陣,阿媛克製著自己的喘熄聲,低聲道:“今晚上還是不要吧,這房子怕是不隔音,兩間房臨著,讓人家聽到可不好。”

顏青竹歎口氣,翻身睡到自己的被窩,心裏嘀咕著,早知道讓焦三柱他們睡天井對麵的那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