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3節(1 / 2)

待一家人。

他眉頭緊皺。

那家人正在吵架,一對三十來歲的夫妻,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

老太太很瘦弱, 身上的衣服老舊得很, 樣式非常傳統,矮領、盤扣、右衽,頭上包著塊方巾,隻露出一絲絲花白的鬢角。

說是吵架也不太恰當,因為老太太是單方麵被罵的。

她低著頭, 駝著背,瘦弱的身材顯得越發佝僂。哪怕被女人指著鼻子罵了半天,她也沒反駁一句,渾濁的眼睛帶著淚,時不時掏出手絹偷偷地擦。

“我們每個月拿錢回來,你就這樣照顧孩子的?”

“你是不是都藏起來給你女兒了?要不成成怎麼會離家出走!”

“你個老不死的,連個孩子都看不好。”

女人一直在罵,男人在一邊悶頭不語,沒一起罵,也沒護著老太太。

有女巡警看不過去,走上前說:“請不要在這裏大聲吵鬧,人不見了,你們罵老人家也無濟於事。”

一家三口到底是普通人,對巡警還是有著敬畏之心的,巡警一開口立刻噤聲不語。

他們坐下說起為什麼要來報案。

原來這對夫妻在外麵打工,兒子留在家裏和老太太住一起。一個老一個小,老的行動遲緩、喜歡嘮叨,小的又正處於叛逆期,不服管、喜歡出去玩。

男孩離家前和老人吵了一架,老太太也生氣,當晚沒去找。第二天男孩還是沒回來,老太太覺得不對,到處找了一整天,沒找著人。老太太終於坐不住了,打電話給那對夫妻讓他們回來一趟。

這還是暑假,學校不開門,男孩肯定沒去學校;老太太平時除了買菜基本不怎麼出門,問起男孩愛去什麼地方也說不出來。

三個人急得團團轉,找了三天沒找著,才想起可以報警。

“也就是已經失蹤快一周了。”孔利民看完筆錄後總結。

“對。”接待那一家三口的女巡警歎了口氣,“那對夫婦一直在罵那老人家,但老人家已經六十歲了,眼睛不好,出門買菜都得走上一個小時,自己都是需要人照顧的,哪裏看得住青春期的小孩。”

孔利民見了挺多這樣的父母,沒說什麼,繼續看筆錄。

男孩失蹤當天穿著學校配備的運動服。

各種這個年紀男孩子愛去的地方每天都會接待數以百計的同齡人,穿這種衣服的更是占了快一半,隔了幾天哪還會有印象。

這男孩子長得像他爸爸,皮膚倒是挺白,但五官沒什麼特色,就是普普通通的男孩子一個,中學放學時如果他從校門口走出來,恐怕連父母都不能第一眼就認出他。

這樣一個平常無比的男孩子,絕對不是那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孔利民打開電腦把男孩子的檔案調出來。

男孩長相平平,成績平平。

老師給他的學年評語一般是“該生遵守紀律,勤奮努力,成績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之類的。這話聽著很不錯,實際上潛在的含義卻是“這個學生沒什麼突出的方麵,學習還算努力但成績不咋樣”。

很多學生都是這樣平平無奇地長大。

他們成績不算太突出,表現也不會太頑劣。不是前麵那一小撮優等生,也不是後麵那一小撮“刺頭”,屬於占了大頭的中間階段。他們不會做出太出格的舉動,考試也不會考得太好或者太差,所以永遠不怎麼引人注目,連老師和家長的目光都不會過多地停留在他們身上。

這樣的孩子到了外麵也不太受到關注。

孔利民把任務分下去,讓人分頭在附近的街區查問商家、索要和分析監控。忙碌了一個早上,果然沒忙出結果來,那天男孩出門後穿了些彎彎繞繞的小巷,監控盲區很多,排查起來非常困難。到一些男孩子愛去的地方查問,商家也說沒有印象,不記得來沒來過。

孔利民一陣煩躁。

這種十幾歲的小孩最麻煩,年紀不算太小,家長發現不見了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報案;年紀又不算太大,有行動能力卻又沒有基本的判斷力和自保能力。

孔利民正要考慮去哪裏隨便把午餐對付掉,單寧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孔哥,有空出來一起吃個飯不?”電話一接通,單寧開門見山地問。

孔利民一口答應,去了附近的飯館。

*

單寧和老成早坐那兒了。

孔利民一屁股坐下,叫來服務員點了自己想吃的菜,又一口把桌上的茶水灌完,才問:“怎麼了?又發現了什麼事兒?”

單寧說:“今天我去讓投訴人填反饋表,發現有點不對,想讓你幫忙查查那人的情況。”

孔利民說:“什麼不對?我查人方便,可也不能隨隨便便查人。”

“說不出來。”單寧考慮了一下才說,“就是那人給我感覺不對。丁專家不是想挖個地下室嗎?我們這邊接到了投訴,說丁專家是私自開挖的。我以為是旁邊那棟居民樓的人聯合來投訴,結果投訴人地址寫的卻是西香街13號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