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4節(2 / 3)

很快天下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明月入菩提庵,所求之事不成,明月無奈,隻能祈求上天庇佑。而祈求上蒼需要獻上最及最重要的東西,明月認為自己對得意的是一身技藝,因此要舉辦一場祈福舞會,以求消災解難。

從來沒有人舉辦過什麼祈福舞會,自來佛道兩家祈福,無非不是誦經念佛的法會或者打醮,以舞蹈祈福是什麼,世人好像都不熟悉。

這時候就顯現出文人士大夫的博學多才了,祈福舞蹈古以有之。商周時候,以巫女祭天,所跳的舞蹈就是祈福舞。佛教自天竺傳來,其在本地也有歌舞祈福的習俗。就是現在皇家祭天時候由德高望重之人或青年男子跳躍舞動的也能歸在祈福舞的範疇中。

有李賢在背後推動,明月的舞會頓時消除了香豔、娛樂之感,嚴肅、莊重、肅穆才是它的應有之貌。

普通人也被啟發了,“咱們村裏的跳大神也算祈福舞啦?”

盛唐時候閱兵、祭祀都有人獻舞,大儺儀式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儺祓、祓禊、驅儺……大家集思廣益,發現隻要在嚴肅場合跳的舞蹈,似乎都能稱之為祈福舞。

明月發出了要舉辦舞會的邀請,因其中一隻舞“襄陽望月”的靈感來源於《楚辭》中對襄陽的描寫,明月特意給當今襄王發了邀請函,請他品鑒。

襄王本就想上京和皇帝解釋當初的事情,他對皇位並無覬覦之心,可惜皇帝一直不允許。這道請帖如雪中送炭,襄王一接到帖子,馬上收拾東西上京了,有了合適的借口,他都沒等皇帝的批準就出發了。

從忠國公府脫身之後,明月本不打算如此高調,可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一箭雙雕才是明月的追求。尤其是聽說皇帝對這次舞會也十分好奇,有意出宮觀看的時候,明月更是激動,也許她能借此機會再次提高自己的名望。

以舞蹈為祭,獻禮上蒼,如此恢弘的盛會,不敢說後無來者,絕對前無古人,此舉定當名揚天下。唐時有公孫大娘,今朝有明月姑娘。更可貴的是,明月是可以觀賞的!

古往今來,著名的舞蹈大家多是帝王妃嬪,再不濟也是王侯將相私寵,絕無讓旁人觀賞舞姿的道理。而今明月乃自由之身,雖曾做過石亨之妾,但石亨不聽勸告,明月已經自請離開了。離開了石亨,明月就是自由人!

滿城人都期盼著,天下人都期盼著,有幸接到明月帖子的人,提前一個月就在準備,下定決心在舞會在展現自己的風度和姿儀。

這般盛會,隻靠明月一人是不夠的,明月需要向教坊司借人。

求之不得!

一聽說明月要人,京城四個教坊司恨不得雙手奉上,就是民間私人對舞蹈、樂曲有研究的也紛紛毛遂自薦。一舉揚名天下知,這是多麼好的機會!素來不合群的北城教坊司鴇母阿北也對帳下妓/女好了不少,叮囑她們定要揚北教坊司的威名。

第一場舞會,設在西郊山下。舞台提前十日就搭好了,隻是一個空台子配不上這前無古人的祈福舞會。明月請人在這裏幾乎建了一個建議的劇院,用竹子做高牆圍起來,除了第一部分的黃金位置以外其他地方都搭著看台,可直接入座。雖是臨時之用,可稱劇場。

因有達官貴人要來,帝都府尹調了衙役維持秩序,甚至有人出動家兵幫忙。

第一日的客人也是安排好的,不能多帶人進來,椅子上都貼了名字,自有教坊司的侍女做引導。場中茶水點心都是有數兒的,和後世一場大型晚會相差無幾。

真正讓這潭活水沸騰起來的是聖駕降臨!明月在裏間化妝得到消息,連忙讓人把正對舞台的神台移到兩邊,拱衛皇帝居中而坐。明月跳舞名義上就是為了獻給天上的身下,如今獻給上天之子——天子,也是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