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7節(2 / 3)

孫皇後陪著皇帝去康嬪宮中親自慰問,康嬪又驚又喜,手足無措,想好在產房內誰也看不見。孫皇後抱著孩子誇了一回,和皇帝說著哪兒像他、哪兒像周太後。等皇帝歡喜勁兒過了,孫皇後又一個勁兒加賞康嬪和她宮中伺候的宮人內侍,點明:“走我的私庫,這是我對皇兒的關心。”

這話說的好,剛進門的周太後聽了這樣賢惠大度的話,笑道:“這正是皇後該有的氣度呢。”

事先接到消息的孫皇後,比著急抱孫子的周太後來得還快。

柳娘也走過來瞧了一回皇長子,笑著福禮道:“恭喜弟妹喜得麟兒。”

“長公主折煞我了,都是一家人,萬勿多禮。”周皇後和長公主裝不熟悉,你推我讓,倒很有一家和睦的風采。

看過皇子、慰問過生產有功的康嬪,柳娘奉周太後回慈寧宮安歇。皇帝則攜皇後回了坤寧宮,這是他們的大婚之夜,事情已經處置完了,自然“夫妻雙雙把家還”。皇帝對皇後十分滿意,婚前就認為她睿智,還擔心她像長姐的脾氣,如今見識了她的賢惠溫婉,更覺得自己喜歡的她都有,自己不喜歡的她都並沒有,天生契合自己的。這樣合心意的妻子,如何能不疼惜?

皇帝拉著皇後回坤寧宮親熱,好一副帝後和睦的景象。

原本驚喜的康嬪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賢妃、德妃也心有餘悸,難道她們是為皇後生孩子的嗎?

第130章 公主命

孫皇後在後宮的日子很難, 真的。

孫皇後早就預料到了日子艱難, 她不怕, 她隻會努力尋找解決辦法。

開始的時候, 她以為原因在妃妾身上。大婚儀當天, 康嬪產子, 多虧她應對合宜,才免了一場風波。大婚後三個月,賢妃、德妃分別產下二皇子、三皇子, 均身體康健, 常常引得慈父之心發作的皇帝關心, 以致皇帝流連後宮。

所以孫皇後對著妃妾想辦法, 一方麵提拔了許多美貌宮女侍奉皇帝, 另一方麵對高位妃嬪挑撥、防備, 暗中打壓。一枝獨秀不是春,隻要妃妾多了,總能自己亂起來。她這個而皇後隻需高坐後位,時不時打一把、拉一把, 坐看她們亂鬥就是。孫皇後時時記著鎮國公主給她的忠告, 絕不放低身段,和妃妾爭寵。

想得很好,可這樣不行啊, 賢妃、德妃的確打壓下去了,可別的妃妾多了,依然分薄了皇帝寵愛。沒有寵愛, 哪兒來子嗣,對皇後並無多大益處。

孫皇後發現“賢德”不能成為她的未有子嗣之前的依仗,又加倍孝敬周太後。周太後本就是原配元後,根正苗紅,本該更理解兒媳。可偏偏她的侄女做了皇帝的賢妃,且天下婆婆都有這樣的毛病,嫁女兒的時候巴不得女婿圍著女兒轉,娶媳婦兒的時候見不得兒子對媳婦親熱。

“孝順”也不能成為依仗,孫皇後又寄希望於“禮法”。自己是明媒正娶、祭拜祖宗的嫡妻皇後,祖宗家法保護著她。可祖宗家法隻能作為威懾性武器,皇帝沒有明目張膽的寵妾滅妻,或者想要廢黜皇後,“禮法”永遠都是看著好用。日常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足以消磨光任何深厚情義,用不到“禮法”做武器,孫皇後就要被氣死了。

孫皇後想了很多辦法,但她從一開始就清醒的沒有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從為祖父守孝的那一年開始,她就是知道皇帝靠不住。自古卑不動尊,孫皇後當時已經是明旨確定的太子妃,隻差儀式。別說是祖父孫承宗死了,就是孫皇後親爹嘎嘣了,她依舊該當太子妃當太子妃,就該如期嫁入皇室。

皇帝一開始就毀了孫皇後的期盼,孫皇後隻能加緊收攏後宮權利,為自己和將來的孩子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