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9節(1 / 3)

舊恭敬的扶著柳娘,微微低著頭,聽從她的教誨。

柳娘站在乾清宮門口,望著天邊火紅的晚霞,心想,希望我不要再見到下一個皇帝駕崩。

第131章 番外1擇親記

定安三年, 皇帝招鎮國公主入宮, 商議其婚事。

“不是說好了我不成親嗎?怎麼突然又想起來了, 再說一遍, 我不成親, 你就別忙活了。”柳娘見皇帝一本正經的拿出大明適齡單身男青年名單, 有一瞬間的反應不過來。

“大姐姐!你那麼喜歡孩子,皇兒們也喜歡你,可見你有孩子緣。與其羨慕我有這麼多可愛的孩子, 不若你成親生子, 擁有自己的血脈。”皇帝真誠的眨眼, 剛巧這段時間後妃總把孩子往柳娘身邊送, 美其名曰盡孝, 實際是想要博柳娘好感, 提前見習政事。

“成親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兒,先前說過,我若成親,影響朝政, 駙馬與子女也不好歸置, 況且我並無瞧上的人,還是算了吧。”以前說的時候,皇帝已經默許為了江山社稷犧牲她的婚姻, 怎麼這個時候突然變卦了。

“大姐姐不必擔心,朝政有我,大姐姐偷懶一點不成問題。你出嫁後比照親王, 駙馬得一品銜,長子襲親王爵,餘子封郡王,女兒封郡主,後代子嗣若有功勳,我加倍封賞。若非宗室授爵已經改製,授大姐姐世襲罔替之爵又有何難?”

非常甜蜜的誘惑,若是按照皇帝給出的美好前景,至少是五代子孫富貴。崇禎年間,大明有三十四位親王,六百二十二位郡王,鎮國將軍到奉國中尉不計其數,宗室人口近百萬。在定安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他們再次統計過,經過戰火、流民和饑荒,現有的親王隻剩十六位,郡王直接削減過半隻剩三百零一位,可見當時大亂亂成什麼樣子。

宗室改革之後,隻有親王和郡王稱宗室,其餘鎮國將軍到奉國中尉都單列戶籍,出籍為民,一次性發給一定產業,日後除了姓氏,與平常百姓無異。親王係和郡王係也隻有嫡子能繼承爵位,親王係單傳親王爵,其餘子嗣不再封郡王;郡王係單獨承襲郡王爵,其餘子嗣也不再加封。女子也在改革之列,隻餘郡主、縣主、郡君三者,其他皆稱宗室女。有爵位的女子出嫁禮部給嫁妝、朝廷給封賞,其他宗室女由父母自行聘嫁,上報宗人府備案即可。

這樣大規模的改革居然沒有引來宗室的叛亂,不可思議。或許是曾經他們已經叛過了,以蜀王係為首的蜀中藩王,幾乎消失殆盡,被打怕了的藩王愉快接受了改製的事實。更因為柳娘和皇帝對宗室的分而治之,能承襲親王、郡王爵位的的人恨不得爵位永在,可底層宗室艱難的時候已經隻能學太/祖上街乞討了,大戰之中被餓死的不計其數。被養廢的宗室眼見大明亂局,終於切身體會到大明完了他們也討不到好的簡單道理。

宗室出籍為民,實際上還是有優待,一次性發給產業不說,隻要有點兒本事,沒人可以抹掉你的功勳,這在官場上已經是難得的好處。有一分能耐就當三分用,皇室也樂見宗室進入官僚體係。

所以,有這樣的大背景在,皇帝給柳娘子女的待遇堪稱優厚。要知道現在皇帝的兒子都不會直接封親王,都是郡王。若無功勳,一輩子郡王不說,還隻能恩蔭自己的嫡長子,其餘子嗣在他活著的時候可自稱某某郡王府,等他死了,依舊是普通人。

柳娘不明白皇帝為什麼突然發善心,但不妨礙她以不變應萬變,“還是不了,並沒有瞧得上的人。”

“大姐姐,後顧之憂我都幫您解決了,您就看一看吧。”皇帝把他整理好的名單塞到柳娘手裏,“總說沒瞧得上的,好歹也要瞧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