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3節(1 / 3)

況倒是頭一回聽說,周圍又響起了嗡嗡聲。

“你可有證據?”

“回大人,證據有三。一是地形,張府池塘在後院,四麵都是房屋,冬月初三,府中並無熱鬧喜事,並無喧嘩之聲。若是我兒落水,必然呼救,若無人阻攔,何以奴仆救治不及?此乃張府後花園地形圖,這樣短的距離,必定有奴仆聽見呼救聲。請大人明鑒!二是個性,我兒乃是進學的童生,今年正預備院試,若過了,就是秀才公。我兒平日裏為人穩重,怎會如三歲小兒一般攀爬假山。他的個性,諸多同學同窗皆可做見證。三是屍身。這世上,人會說謊,屍身不會。我兒夭亡,屍身還未經過檢驗,他若是被人謀害,身上必有痕跡!”

“你這惡毒婦人,和兒已經夭亡,你還有侮辱他的屍身,令他死後都不得安寧嗎?”站在衙門圍觀人群最裏麵的張老爺忍不住怒斥。他不是被告、原告,可又關係親密,忍不住過來聽審。此時有驗屍為侮辱的說法,若是表麵查驗還好,若是要開膛破肚,那就是屍身不全。當年有一孝子,寧願背負毒殺老父的冤屈,也不願老父屍身受損,這樣的情節,別編為“孝子傳”,廣泛流傳,可見一斑。

柳娘沉默不答。

劉大人問道:“怎麼不答話。”

“回大人,公堂之上,隻認主審官員,旁人胡言亂語,何必應答。”中式審案就是這點不好,人情味兒太重,張主事身為局中人,哪兒有資格插話?“幼子含冤而死不為其討回公道,老妻被毒殺不見關切,此等人,又有何可答?”

“豈有此理,老夫……”

張主事還想說什麼,劉大人已經又拍驚堂木了。

“你說毒殺,又有何證據?”

“回大人,民婦的身子就是證據。民婦自獨子夭亡之後,就覺身心俱疲,常常神情恍惚,開始還以為是傷心過度,後來卻發現每每喝了所謂定驚安神的湯藥之後,精神頭更不好。民婦留了個心眼兒,藥湯都是當麵喝,背後吐。等到我兒出殯那日,民婦更是被灌了迷[yào]。民婦催吐之後,在小廚房找到藥渣,已作為證據呈給大人。大夫也為民婦診脈,卻是被人下毒。”

“確實如此,脈案、藥渣都已被作為證據收納,那你怎麼知道是你兒媳毒殺你?”

“張府內宅已交給長媳照管,有機會行此後宅手段的,隻有長媳。且這些藥汁都是民婦奶嬤嬤親手端來,良言勸慰喝下的。民婦奶嬤嬤的孫子,娶了長媳陪嫁的女兒。長媳也知我兒死得冤枉,為防民婦為子伸冤,這才一不做二不休,幹脆讓我們母子地下團圓。長媳有動機、有能力毒殺於我。”

劉大人頷首,再拍驚堂木,道:“帶被告。”

被告張家長子長媳相攜而出,張伯海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人,見官不跪,隻有長媳一人跪下磕頭。

“張伯海夫妻,對張孟氏的指控,你二人可認罪?”劉大人問道。

“大人,學生冤枉!二弟確實是失足落水而死,母親傷心過度犯了癔症。”

“那張孟氏所說的那些證據,你作何解釋?”

“二弟性情的確穩重,可穩重之人也有跳脫之時,二弟年輕,在假山上登高望遠也在情理之中,性情一說不足為證。再說呼救,溺水之人,常有呼喊不出的時候,花園地形寬闊,又有花木遮擋,仆人聽不見也有可能。學生幼子當日並未與二弟玩耍,這都是母親病重囈語,當不得真。”張伯海作揖道:“還請大人明察秋毫,還學生清白。”

“自然要明察。傳仵作!”

衙門仵作被帶上堂,還沒問話,柳娘就阻止道:“大人且慢!民婦敢問,這位仵作可是先前核查死因的那位。”意外死亡之人,都需要稟告官府,由官府確定是意外死亡,才能辦葬禮,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