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28節(2 / 3)

此時柳娘怎麼也沒預料到,日後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將會何等有名,完美驗證了“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的古語。

除惡揚善,積德積福,這是柳娘在山寨這段時間,想出的增強自身實力的辦法。

柳娘原本是從山東出來的,一路走到了這裏,此時的甘陝之地實際控製權很多還在蒙古人手中,蒙古各旗分裂嚴重,南邊蒙古人瞧不起北邊蒙古人,北邊蒙古人罵南邊蒙古人數典忘祖,還經常為了草場、水源、牛羊起爭執,也不知是不是朝廷分而治之的策略起了效果。此時蒙古人也瞧不起海特(漢人)小白臉,柳娘一個女人,就不去湊熱鬧了。

柳娘隨即轉身往回走,她是從山東出來的,又回到了煽動。此時北平、山東一線還是戰場,百姓流離失所,流民遍地。

途中遇到流民,也參考範建一行的做法,找個山寨或者大莊園讓他們安身立命,資質好的待在身邊教導。安頓好之後,又傳信給範建,令他派人過來幫忙。

因柳娘裙擺上繡著白蓮,人又慈悲為懷,常有被救之人稱她為白蓮菩薩。又因柳娘手帕上有柳枝,叫她楊柳菩薩、觀音娘娘的也不在少數。這麼多稱呼夾雜著使用,知情的人都知道,就是那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又慈悲為懷的女菩薩。

在這亂世,最缺的就是大夫,田采薇跟著一路實踐,醫術大長。範建也沒閑著,當初柳娘交給他的用人之法,他舉一反三,用來聯絡柳娘在各地救過的流民,組成聯盟,號稱“白蓮教”,供奉“觀音娘娘”“楊柳菩薩”,菩薩在人間的化身正帶著徒兒四處施法行善。

柳娘對這些流言沒放在心上,這麼多年,她身上的流言還少嗎?她已經習慣過耳不聞了。再次回到山東,這裏已經是麵目全非。

“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朝廷有六十萬大軍正和燕王對峙,決戰就在眼前!”柳娘身邊一位少年建議道。少年名喚喬榛,是柳娘救的讀書人,為這世道所累。後來一直跟在柳娘身邊,充當聯絡員,聯係柳娘救過的人,深受她影響的人。

“我知道。”柳娘攏了攏衣衫,極目遠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次戰役對大明朝局的影響,曾經她困獸王府,日夜盼著軍報,這是燕王一係命運的轉折點。靖難之役開始時,沒有人看好燕王,就算是孤注一擲幫忙的寧王,也是“兔死狐悲”“拚死一戰”“遠遁沙漠”,他們從沒指望能以一地之力對抗坐擁天下的朝廷。燕王素來知兵,先期固守內線,飛快掃蕩北平周邊,這才有精力與朝廷一戰。可終究燕王兵寡、朝廷勢重,是李景隆這個草包將軍葬送朝廷六十萬大軍,才讓這場靖難、謀逆有了分明。

人往往站在曆史的分水嶺上而不自知,柳娘看明白了這一點,卻也不準備做什麼。俠女,才是她此身的目標不是嗎?

柳娘自以為低調的進了山東境內,卻不知各方勢力都關注她這個新冒出來的白蓮教。朝廷、燕王、地方豪強,都沒放過白蓮教這新生的肥羊,各地的山寨都被圍剿過,可無一勝跡。這是什麼概念?就是絕世名將剛剛上戰場的時候,還有吃幾場敗仗長經驗呢!白蓮教憑什麼這麼厲害,無視所有勢力?所有人都想看看這位白蓮教的靈魂人物。

而今大明開國不過三十年,絕大多數人都記得,大明是靠紅巾軍崛起的。紅巾軍最初也是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聯合組成的軍隊,因頭戴紅巾、常年聚眾焚香,又被稱為香軍。大明的崛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又因太/祖曾出家做過和尚,民間對佛教推崇萬分,佛教的變種秘密結社也十分盛行。┆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