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章 沒事莫裝逼(1 / 3)

第16章 沒事莫裝逼

中午的飯菜多了些野菜及幾塊黃鱔豆腐。

這豆腐必須去離村塾去村中買,而學究渾家烹飪有一手,黃鱔肉裏還放了些紅糟。

這一頓山野飯菜,再度令清苦的山間生活改善了許多了,有等滿滿的幸福感。

午飯後,郭學究親自下場給章越誦了一遍孝經。

章越記得他給章丘寫得《三字經》裏有兩句話。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這就是宋人治學的先後次序了。不過北宋還沒有四書的概念。

儒家都相信書是越老的越好,年代久遠才是‘經’。孔子言行的《論語》及傳為孔子所作的《孝經》,這時雖說非經,但也不是如《孟子》般的子書,地位已與經相對。

正如古人小學大學的區別就在讀經。孝經讀透了,才可以攻六經。

若是章越自己孝經都不會,就寫出‘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郭學究教章越《孝經》時,郭林就坐在一旁。用郭林的話說,自己可以隨時掌握教學進度。

“先生昨日我已聽過郭林背過孝經了,今日我欲先學疏義!”

章越看見郭學究的嘴唇一抖。

郭學究溫和地道:“疏義不急一時,今日我當將孝經拆開來背,汝三章三章地背誦,一共六日可將孝經背熟,然後再講疏義。”

六日背熟,一日就是三百餘字,郭學究是按照歐陽修所言的‘中才’進度來對自己進行教學。

按照一般而言,先生哪裏與學生講這些,自己教什麼學生學什麼,不許有二話,別說反對,多問一句都要被趕出學堂。

但章越還是堅決地道:“先生,不明疏義,我實在背不下。”

一旁郭林頻使眼色。

郭學究耐心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疏義可不著急一時。”

章越道:“先生,昨日郭林教我後,我已在夢裏讀了百遍了!”

郭學究幹笑兩聲道:“甚好,那我就將孝經疏義教給你。”

說這裏郭學究正色道:“曆代聖王皆以孝治天下,正為以此垂範將來之道。為何初學經學之學子,都要從孝經發軔,先孝經次論語。正如這屋子的上梁一般,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故孝為本。”

但見章越道:“學生認為此可商榷。”

郭學究聽了瞠目結舌,章越居然反對以孝為根本。

但見章越言道:“儒者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孝在於齊家,卻不在修身,如何稱得上根本呢?”

“那如何才是修身的根本呢?莫非去佛老,玄學中去尋?”郭學究反問道。

章越道:“正如先生所言,修身就是性命之學,聖人從來不談性命之學,而佛老,玄學都談性命之學。”

性命之學,古文的性不是豎心旁而是生字旁,也是人生來就有的本性。

“何為性命之學?生來謂之性,窮理盡性謂之命,‘人之初,性本善’謂之性,窮其理執一生謂之‘命’。“

”禮記大學篇,欲齊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所以讀書人當以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為性命根本。”

郭學究,郭林聽得瞠目結舌。

盡管他們胸中經學水平是章越的一百倍,但論及道理辯論,哪裏是章越鍵盤俠的對手,故而他們無從反駁。

章越又道:“譬如當今士風以割股侍親為常事,以至於風行一時,士不割股視作不孝,勉強為之這又豈是正心誠意之道。”

“另外孝經有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其意是身體發膚有所毀傷,不僅自己痛苦,父母也會難過,用以體會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之意。而不是不剪發,不剃須,此舉有孝行而無孝心,丟了正心誠意的根本。”

章越也明白要是一般的學究聽到章越這麼說,輕則重責怒叱,重則趕出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