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8章 仙霞嶺(1 / 2)

第38章 仙霞嶺

眾所周知,福建路的州府軍試,每科錄用比例百中取一,可稱殘酷。

錄取人數少也就罷了,還盛產考神與學霸。

比如福建路興化軍,不過區區五裏之地,於紹興八年的科舉中有十四人金榜題名,更要命的是狀元和榜眼分別是興化軍籍的黃公度和陳俊卿。

宋高宗金殿策問黃公度和陳俊卿二人,你們興化軍巴掌大的地方,怎麼能連出狀元榜眼,實在是出乎朕的意料。隨即又問二人你們家鄉有什麼土特產啊?

陳俊卿答道:“地瘦栽鬆柏,家貧子讀書!”

原因無他,因地方窮故而讀書人特別多,特別上進。

以章旭之才,就算力壓浦城一縣,見過之人如陳襄,章衡,章友直無不稱讚,說將來一定能夠金榜題名。

誰也不敢保證章旭能福建路的州府軍試一定能及第,真給你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路來。

就算僥幸從福建路發解又如何?還有省試一關,省試稱尚書省試,明清朝則稱會試,省試第一名稱省元,那是各路解人一起會考,天字第一考,那難度不言而喻。

最後宋朝殿試那也是會篩人的。

西夏相國張元,就是殺過鄉試,省試,結果在殿試時落榜,一怒之下投奔了李元昊當了漢奸。

萬一在省試,殿試落榜,又要回福建路再考一次解試。

能兩次從死亡之組殺出重圍,那簡直是氣運之子,可以與劉秀比秀了。

相比之下,而為官員世家子弟開設的漕試發解幾率就高多了,去年福建路漕試十人取三,曆史上一直到嘉祐三年才改為百人取十五。

章旭之才聞名族裏,而身為章旭的族父兼姨夫的章俞在還未為官前,曾於浦城住過數年。

章仔鈞五子章仁徹同為兩家章俞,章父之曾祖,算到章越這輩也還未出五服。

卻說章旭二姨婚後多年無子,當時有將章旭過繼給章俞一說,不過後來章俞中了進士,四年後章俞之父章佺又中了進士,兩家漸漸有了高低,又兼章俞妾室給他生了兒子,兩家這才打消了打算。

之後二姨舉家搬至蘇州,兩邊漸漸少了來往。不過年幼寄養,二姨對章旭一直視若己出,多有掛念,而章俞也聽說章旭年少有才名,小小年紀即嶄露了讀書天賦,於是動了念頭,讓章旭至蘇州入他的官籍。

蘇州雖說也是科舉艱難之地,自古埋沒不少人才,但再怎麼說漕試也比州府軍試容易多了。以二哥之才在蘇州發解可謂榜上定釘。

章母過世之後,二姨從蘇州至浦城吊唁並提出此議,但卻遭到了章父與章實反對。

他們都認為以章旭之才,將來金榜題名是遲早的事,漕試州府軍試對章旭而言都一樣,沒錯,都一樣。

章越當時還不太記事,隻記得二姨是抹著眼淚從章家離開的,而二哥對此卻從頭到尾不出一言。

不過當時家裏誰也沒有在意此事。而因為此事章父一家與二姨有了嫌隙,但章實一直與章越說是二哥不喜歡楊家勢利,故而兩家才斷了往來。

若非突然提及此事,章越還一直以為兩家斷交是二哥自己的主意!

章實自疼愛二哥的,不過隻知一心創造讀書條件,其餘都不過問。

如今二哥以官籍在蘇州發解,馬上將進京會試……

“這麼說,我……我二哥是去了蘇州找我姨夫改籍?”

章衡聞言皺眉道:“姨夫?是堂叔父吧。”

章越苦笑,這關係有點亂。

“多謝齋長告知,不過不知齋長是從何得知的?二哥總不能給齋長來書信吧?”章越向章衡問道。

章衡微微笑道:“三郎有所不知,我是杭州人,多次去過蘇州。此乃我族叔章質夫來信所言……”

“質夫?是表字嗎?”

章衡點點頭道:“表字質夫,名為楶,亦家住蘇州。”

如不出意外,此人是被後世稱作‘為西方最’,邊功足以令夏竦,韓琦,範仲淹等大佬汗顏,‘二章’之一章質夫了。

他鎮守西北時,主持了平夏城之戰,是北宋對西夏交兵以來的最大勝利,宋朝全麵占領了以往隻可想象,而不可企及的橫山,天都山。

平夏城之戰後,西夏處於半滅國狀態,最後遼國出麵調停以戰爭要挾不許大宋滅夏,大宋隻得被迫與西夏議和。

楶的意思是鬥拱,乃支承大梁的方木。章楶可謂不負其名,真棟梁之臣。

“說來章質夫與你也是未出五服。”

章越笑了笑,章家子孫繁衍甚多,說是未出五服但其實已很遠了。

不過章家可謂出名臣良將。

平夏城多麼雄壯的名字,足以一洗三川口,好水川之恥了。但是現在的大宋還在每年給西夏,遼國歲幣買平安呢。

“三郎你如何看?”

章越苦道:“若我兄長所知二哥下落,會將他的腿打斷。”